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2021-09-10 10:34:47)
标签:

无锡梅村

梅里古镇

泰伯庙

伯渎河

泰伯奔吴

分类: 旅游美食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话说3200多年前,商末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偕仲雍来到江南荆蛮地区,史称“泰伯奔吴”。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吴太伯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古称梅里、吴墟。传说泰伯奔吴后的立足、筑城之地。泰伯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荆蛮之地,勾吴之国由此发端,代代相传终成一邦。大江南北、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伯谦让和开拓精神的导化,渐成为衣冠礼乐之邦。孔子称其为“至德”,司马迁将其列为“第一世家”。
  无锡借助梅村地理、泰伯和吴文化的背景打造梅里古镇。新建古镇东起新友路,西至新华路,南临梅里中路,北傍伯渎河两岸。
  从“梅里古都”石坊进入德鼎广场,广场中间有一铜鼎,北面是书有“德让天下”的照壁。照壁背面是《重建梅里古都碑记》。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所谓梅里古镇其实就是个新建的仿古古镇,真正有内涵、称的上文物就是泰伯庙了。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历史上泰伯庙多有兴废,现存的香花河桥、石坊、棂星门、至德殿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重建。上世纪80年代,当地对泰伯庙进行了全面整修,塑像30余尊。2006年,泰伯庙和墓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会,2014年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书有“江南第一古镇”的牌楼位于新华路东侧,梅里古镇的西门。进里是梅林和如愿禅寺。如愿禅寺与泰伯庙相邻。
  暮春,杨柳依依,柳花绽放。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商朝末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在中国历史上开凿的第一条人工河流。东通苏州的漕湖,西连无锡清桥(伯渎港)。
  伯渎河梅村新华路至新友路段两岸均为梅里古镇范围,自西向东列有孕吴桥、至德桥、三让桥和望虞桥,建筑风格迥异、各有特色。泰伯庙、如愿禅寺均坐落伯渎河南岸。
  位于新华路与泰伯大道交叉的三门四柱五楼的牌坊,北面书有“至德名都”,南面书有“梅里高风”。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古城楼、古城墙、古水关和江南特色的古建筑,均为仿古作品。
  开发者打造想象中的梅里古都,把各色吴文化和当地的种种元素揉合一起,最终脱不开商业开发的目的。这里有着餐饮、住宿、影城、酒吧、商店等等,可能不是周末或节假日,游客有但不算多。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无锡梅村,梅里古都

  笔者曾在无锡生活过一些时间,听说过梅村但从未去过。
  今年春天笔者慕名前往梅村,游览古镇后又去了梅村街道。在泰伯西路一户店家门口,与当地人打听梅村老街和试销店。别人告知梅村早就没有了老街,老房子也很少了,试销店也早就拆除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常常听人说起梅村的试销店能买到来自上海的产品,无锡城里常有人去梅村采购。笔者对梅村印象最深的就是试销店。
  老梅村隐隐淡去,新的人造古镇越发突显。梅里古都在哪其实是有争议的,梅村甚至都未列入无锡十大古村落,但无锡肯下功夫、愿意投资,先声夺人那也怪不得别人,不是吗!

文/图:无翅之鹰
2021年9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聊聊常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