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兵败一中

标签:
无锡一中77年高考知青生涯往事回忆 |
分类: 无锡印迹 |
2019年10月,知青有个大型聚会,笔者提前几天赴无锡。一日,约高中同学于锡惠公园边的吟春公园喝茶。由于去的较早就在运河西路濒水步道闲逛打发时间。
隔着运河向对岸看去,绿树掩荫中的一片红色建筑就是无锡著名的无锡一中。
无锡一中前些年一直是无锡高考的拿摩温,绝对的大拿。该校校友中还出了不少院士。只是近些年式微被天一、省锡中等中学不断超越。
该校始建于1911年,其前身为无锡县立初等工业学堂。1927年,学校发展为普通中学。1949年,该定名为无锡市第一中学。


1975年,笔者毕业于无锡五中,随后上山下乡做了知青。
当年知青若想改变身份的话大致有三个途径:招工、当兵、上大学,不过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下放满二年。招工,在笔者三年知青生涯中从未见过,也轮不到笔者。当兵,知青点是有,只是笔者近视眼断了后路。唯一就是上大学了,那时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
1977年,国家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笔者眼前有了希望,似乎道路和大门宽阔了许多。
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笔者似吃了药一样异常兴奋,可现状并不乐观。没有教材、没有资料、更没有辅导,每日还要出工干活(笔者好歹还个生产队长呢)。当时母校办了补习班,笔者因回老家错过报名时间就想混进去摸鱼,却被老师无情地扫地出门。唉,只能靠自己了。

笔者中学时期的教学质量与如今的学校无法相比,但当时在班里也能算上成绩偏上的那波人。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高中教材早就进了废品收购站,就找了套当时的知识青年丛书当复习教材,比较初级的那种。
记得当时有个知青的邻居好像是无锡轻工学院(后江南大学)的老师出过几个数学题,笔者试着解答一下。后传话说:依解题水平绝对能考上。听后一时信心暴棚。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很快就来临了,笔者的考场就安排在无锡一中。没有什么事先看考场,更没有送考一说,一切全靠自己。
考试前一晚,兴奋、紧张、不安、担忧,各种情绪纷至沓来,夜不能寐。最后吃了一粒安定才慢慢入睡。


如果没记错的话,第一场考的是数学,似乎是笔者最有把握的课目。当日,天阴有风,笔者是骑着自行车去的考场。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入考场,当拿到试卷后笔者脑子一片空白,所有的题目似乎都不会做。时间一分一秒很快过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而根本没有卵用。
浑浑噩噩不知如何走出考场的。回知青点的路上,一边骑着车那卷子上的题目解题方法、答案似乎一个个都跑了出来。日,撞见鬼了。
一战败北,灰心丧气。后面的考试和经过似乎不愿记起,也真的记不起来了。第一次参加高考连初试都未通过关,怎是一个惨了得。基本功差、不知答题规范、心理不过关、期望又高,很多因素造成高考失利。会不会人品也有点不够啊。
此战留下了数学恐惧症。工作以后的在职教育,微积分等根本学不进去,高中数学也丢的差不多。放弃、放弃、还是放弃。
笔者与无锡一中就这么一点渊源,却是一辈子无法忘怀的记忆。
文中无锡一中原校门和锡山大桥的图片是2006年拍的,那年是河埒茶果场知青第一次聚会。好巧这次又是知青聚会。知青和高考都是笔者人生旅途中的重要节点,就这么如此莫名的联系起来。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的时候了,录取通知书接着就会陆续发出,祝所有参加高考者好运!
文/图:无翅之鹰
2021年7月25日
前一篇:九华山重拾往事
后一篇:搂草打兔子,捎带了前后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