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武汉:美食

(2021-06-11 14:28:08)
标签:

武汉美食

热干面

豆丝

小龙虾

藕带

分类: 旅游美食
去武汉:美食

  武汉有什么好吃的?不知。前文提到笔者对武汉是真的好陌生不是虚话。
  年轻时读伟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方知湖北、武汉有好吃的武昌鱼。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热干面、周黑鸭等成了网红美食“盛行天下”。
  去年,武汉战胜疫情后网络掀起一股通过网购来支持湖北和武汉的热潮,女儿网购了不少周黑鸭鸭脖,笔者吃后感觉不错。这可能是笔者吃过唯一的武汉美食了。
  出发前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没发现吸引人的,热干面或许是唯一感兴趣要尝一尝的美食了,豆皮、豆丝等顺便尝尝也无妨。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驱车9个小时,抵达武汉黄陂祁家湾的一个小村落。只见女主人里外忙碌,男主人又是收地笼又是下藕田挖藕带。
  傍晚时分,一桌丰盛的佳肴呈现眼前。蔬菜大多是自己地里种的,鸡蛋是自家鸡生的,黄鳝、田螺是水田和河沟里捕捞的。新鲜、有机、野生、原味,尝后大呼过瘾、美味(文头图片)。
  次日,用自家散养的母鸡炖了一大钵鸡汤。上桌不一会汤被11人分食干净,乘下的都是肉和骨头。唉,如今的人啊又谗又刁,都是些坏老头和坏老太。
  女主人专门烧了一大盆黄陂三大特产之一的黄陂三合(鱼丸、肉丸、肉糕)。黄陂有“没有三合不成席”之说,大家不识货剩了不少。也许好吃有太多,顾不过来了吧。
  从武汉周黑鸭旗舰店买回的鸭脖、鸭头、鸭爪和鸭锁骨,无锡人不能吃辣浅尝辄止。
  图注:清炒藕带、清炒花生芽、地耳炒鸡蛋、黄陂三合和红烧肉。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趁天气放晴,大家去逛了逛祁家湾集市。采买了猪肉、排骨和各式蔬菜。
  藕带是莲的幼嫩根状茎,由根状茎顶端的一个节间和顶芽组成。藕带洗净切段清炒,脆爽、清香,有一丝甜味。市场价格10元一把,份量可能半斤左右。湖北一带好食藕带。
  花生芽虽经女主人秘制方式烹制,但生腥味还是有不太喜欢。价格不详,买了8块钱的吃了2顿。
  街上卖小龙虾稍大点的15元1斤。不过我们吃的都是男主人下地笼于水田、河沟里捕的,野生的、不一样的。吃了几次小龙虾,感觉还是麻辣的够味。
  据同行者说此地猪肉还不错,笔者没啥感觉。同学烧的无锡口味的红烧肉味道可以,湖北籍的女主人赞之。桌上各位连肥带瘦整块入口让人羡慕,笔者不吃肥肉就捞点汤汁拌饭也是蛮好的。
  逛街当天是吃了早饭去的,街上有几家品牌的热干面连锁店。看到街上好多人端着纸碗吃着热干面后悔的要命,早知如此就不吃早饭了。唉,与热干面擦肩而过。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期间去了武汉黄陂北部的木兰山景区,5A的。在山下小镇吃的午饭。
  点了几个菜,干煸小鱼、砂锅脆笋、腊肉豆丝,味道不错、富有地方特色。印象中湖北菜偏辣,可能听口音我们是外地人,店家做的菜都不太辣。不像川菜师傅,不放辣椒和花椒就不会做菜了。
  豆丝是武汉黄陂三大特产之一,武汉八大名吃之一。主要食材有绿豆、大米。第一次吃,感觉甚佳。
  住在乡村多日,女主人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各式早餐。馄饨(湖北多称饺子)、酒酿鸡蛋元宵、清香的炒米粥、武汉大肉包、鸡蛋面条、自家腌制的咸鸭蛋等等。女主人经营餐饮多年耳濡目染下烧得一手好菜,忙里忙外的还要管大家吃喝,真的非常感谢。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离开武汉的前一天去了汉口,总算进城了。
  上午黄鹤楼,下午江汉路步行街。午饭和晚饭都在女主人亲戚的路边小馆子解决的。
  笔者对热干面念念不忘,来武汉一周了还没吃上呢。见店里有热干面就迫不及待地让店家下面条,要了一大盆大家分食尝尝,也算对得起这趟武汉之行。豆丝和虎皮椒也是笔者点的,小龙虾是从黄陂带来的,一大盆烤鱼味道非常赞。都说美食存在于街边巷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天色已晚,驱车回黄陂,武汉的美食至此就全部结束了。
 去武汉:美食

去武汉:美食

  最后附上路遇武汉胜利街三镇民生甜食馆所拍的图片。
  吃食多多,价格亲民、大众化,热干面5元1份。
  最吸引人的是小纸条,必须点赞!

文/图:无翅之鹰
2021年6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去武汉:路途
后一篇:去武汉:农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