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揽仪征“极北”之地:移居

(2017-05-07 14:43:15)
标签:

仪征乡镇

风土人情

图片

分类: 真州人家
  从地图上看仪征,其地形总体而言比较规正。南面沿江,北面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一阶是现月塘镇的北界;二阶是现大仪镇的北界。仪征西北之地应是原移居乡,而东北之地当属原大巷乡。移居与大巷仿佛仪征头顶的两只角,一角与安徽的天长接壤,一角与扬州的高邮为邻。
 
http://s7/mw690/0064nIF8zy7zheB7lNc56&690

  五一小长假,笔者乘车游览了这两座“极北”小镇(顺道又在大仪镇驻足),为自己遍访仪征所有乡镇之计划的完成更进了一步。

  移居老街
 
http://s11/mw690/0064nIF8zy7zheFKH2i5a&690
  移居老街是笔者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行前作了一些功课,从百度卫星图中有了初步的判断,下车后经询问当地人后确认了上图所标示之处。
  沿宽阔的街镇主道(扬冶线 X204两侧)至北十字路口(X204/Y005),向西南200多米有一叉路,向右拐就进入了移居老街。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右手有一座老式的红砖水塔。

  水塔矗立在老街的最东头,斑驳的塔身仿佛正向路过的行人述说着什么……
  位于街口的房子和院落是原属在乡村最吃香的供销社的,随着改革开放供销社系统没落,这些房子出售给了私人。那东头向阳的第一间房子里犹如一间佛堂,住着一位86岁的老人,伴着菩萨安度日子。
 
http://s14/mw690/0064nIF8zy7zhf51clv8d&690
http://s10/mw690/0064nIF8zy7zhf5CGdbd9&690
http://s13/mw690/0064nIF8zy7zhfb5Ogs2c&690
http://s1/mw690/0064nIF8zy7zhf78K3e90&690
http://s11/mw690/0064nIF8zy7zhfzQrz45a&690
  整个老街基本是住家,没有任何商业门面,连个小卖部都没有,与时下流行的人造古街的商业化天差地别。当年附近的乡镇及近邻安徽的商贾和人们,或徒步或赶车前往扬州时,路过此地的繁华街道早已不在。
  老街建筑有旧有新,也有倒塌的只剩宅基地了。街里住的基本是老人,行人不多。笔者在街内拍摄引起住户的注意,闲聊时也聚起三五人,他们最关心的是:老街什么时候拆迁?这几乎是笔者在每一处乡镇老街与当地住户聊天时的主题。甚至有些人认为笔者是报社记者,请帮着他们呼吁,实在令人大汗淋漓。
  近电瓶车的房屋的排门板显出这儿原先是处店铺,做什么生意的却无法猜测。有意思的是其屋顶,大瓦小瓦混搭在一起,老街有好几处屋顶大小瓦混搭。是风格还是省钱?也许兼而有之。
  远处就是老街的西头了。
 
http://s14/mw690/0064nIF8zy7zhffaBQxcd&690
http://s15/mw690/0064nIF8zy7zhfl51iC8e&690
http://s3/mw690/0064nIF8zy7zhfkLk78b2&690
  老街整洁、干净,卫生和管理比较到位,这是移居老街给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文物性的建筑、物件似乎不多。图中这条巷弄里的排水沟沟岸的条石及破旧门板下的阶石,好像有些年头了;镂空、简洁的雕花窗户,有点古韵风味。门牌上标示着:老街道 11。

  集市
 
http://s15/mw690/0064nIF8zy7zhfVMBRQ8e&690
http://s6/mw690/0064nIF8zy7zhfuAyIBf5&690
http://s15/mw690/0064nIF8zy7zhfruoRoee&690
http://s13/mw690/0064nIF8zy7zhg0P7527c&690
http://s9/mw690/0064nIF8zy7zhfF5QkU28&690
  仪征乡镇集市的传统大多保留着,移居每逢二、五、八(阴历)是赶集的日子。笔者运气还好正逢初五赶集日,乘车抵移居后也算赶了个晚集。
  悬挂洋河广告处是新建的农贸市场,位于移居新街南端路西下坡处。农贸市场室内部分不算很大,摊位上的蔬菜种类不少也还新鲜。露天市场还有不少摊位正忙碌着,也有人在陆续撤离。炸臭干的香味四溢,坐着的妇女不知是等着未出锅的臭干,还是歇脚,笔者却担心老者的烟灰是否会掉到油锅里。
  出门较早未吃早饭,乘车一小时到移居, 下车处有家“爱琴小吃”店,花8元来一碗青椒肉丝面,味道还不错。隔壁有家烧饼店,竟然有做传统小吃“金刚脐”的。这个东东仪征城里很难见到了,是许多人儿时记忆里才有的,身边的仪征人称其为“糖脐”,因为是甜口的原因吧。问了问,1元1 个。因今天还有赶路的“重任”携带不便就没买,又一次错过品尝的机会。第一次见它还是前年在陈集农贸市场。


  朝花夕拾
 
http://s9/mw690/0064nIF8zy7zhgavbAI78&690
http://s9/mw690/0064nIF8zy7zhfNRzVSd8&690
http://s3/mw690/0064nIF8zy7zhfJZqZI22&690
http://s11/mw690/0064nIF8zy7zhfPdeSC1a&690
http://s6/mw690/0064nIF8zy7zhfP8aR7d5&690
http://s10/mw690/0064nIF8zy7zhgj8AFr49&690

  在移居街上转悠发现一“高大、肃穆”的门楼,以为是原乡政府所在,进去又见一月门才发觉是原移居小学。典型的建筑布局、风格,以及水泥板搭建的乒乓球台等,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童年。
  现在的移居小学已转到原移居中学的校园,单轨6个班,教职员工才16人。
 
http://s4/mw690/0064nIF8zy7zhg1erSP13&690
http://s16/mw690/0064nIF8zy7zhg5vIlN0f&690
http://s2/mw690/0064nIF8zy7zhgdCrfPa1&690
http://s12/mw690/0064nIF8zy7zhgCJjVpeb&690
  移居粮管所东西两边沿路(Y005)都有一些老建筑,那座有着老虎窗的青砖建筑,没能猜出原先是干什么用的,有点像食堂却没见着烟囱;当地人说是粮食加工场所,可个人感觉有点不像。粮管所马路对面有条长满杂草的小径,平房的门上落着“人民旅社”四字。

http://s16/mw690/0064nIF8zy7zhglNu1x5f&690
http://s7/mw690/0064nIF8zy7zhghLHUOc6&690
http://s12/mw690/0064nIF8zy7zhgidOVJ3b&690
 
  原移居卫生院被改造成了养老院,没两年养老院又换了地方。如今院内还有人住的痕迹,堆放着不少物品,可能是出租了,换点小钱而已。


  移居地处仪征市的最西北算得上穷乡僻壤,地名极负传奇。相传乌山脚有个余家集常遭洪灾,有次发大水被皇帝看见,挥手一指“移居”,这才有了现在的移居。1998年撤乡并入原月塘乡(2011年,原月塘乡与原谢集乡合并成月塘镇)。移居远离城市,地理环境不佳,交通、资源匮乏,先天条件太差。未来能否借助金牛湖风景区沾点光,还需当地人发挥一些智慧才行。
  移居西南、东北方向各有一座山:乌山和桃花山。乌山的火山口如无重大发现,估计也没什么开发价值。桃花山如能打造成十里桃花源,没准可以做做文章:旅游有桃花可看,作物有桃可售嘛。跟在别人后搞什么茉莉花大道,那是为他人锦上添花而已。
  在移居转了约有2个小时,按计划将乘19路返至三十里墩转乘18路到仪征东北角大巷。
  仪征汽车站乘19路可到移居,票价6元。继续往前可到金牛湖。





文/图 无翅之鹰
2017年5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