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2016-12-30 10:56:22)
标签:

贾平凹

福清

分类: 微信综合

【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http://s6/mw690/0064nyESzy77Ayc0voV85&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导语

2016年12月8日至10日,由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总策划,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清市委宣传部主办,福清市教育局、福清市文化体育局、福清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福建祥兴集团协办的“贾平凹走进福清”系列活动在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一都镇大招艺术村、福清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地开展。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南京大学教授丁帆,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特邀代表、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晓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吾龙等国内著名作家,学者以及福州市领导陈恒东、林彤、林峭立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贾平凹邀您共读书”

走进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

http://s2/mw690/0064nyESzy77Ayc7XBnc1&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以一个作家无比悲悯的情怀,深邃而富有远见的思想讴歌着时代,赞美着人性,用他的作品感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同时,贾平凹先生又以读书人的担当,不仅自己写书,还站出来向社会发起了读书的号召,邀请大家一同来读书,让每一个读书人拥有使命感、责任感,从而影响身边的人,形成全民阅读的新风尚。2015年 4月12日,由贾平凹先生倡议发起、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总策划的阅读中国·书香社会——“贾平凹邀您共读书”全民阅读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截至目前,“贾平凹邀您共读书”公益读书活动,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读书分享会41场,以匠心独运的文化魅力,卓尔不凡的精神气度,用读书温暖了大半个中国!感动了数以万计渴望读书的心灵! 

http://s8/mw690/0064nyESzy77AyoUkmzc7&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12月9日上午,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吾龙、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晓琴等人参加了在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体艺馆举行的“东南刮来西北风”——贾平凹与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师生见面会,与师生代表、文学爱好者进行零距离面对面交流互动。

http://s4/mw690/0064nyESzy77AyoWBI733&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活动开始,学生们用歌舞表演,来表达对贾平凹先生一行人以及这次活动的欢迎。

http://s2/mw690/0064nyESzy77AyoZdbrd1&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见面会现场,座无虚席。从头至尾,贾平凹先生都是讲一口纯正的陕西话,听者似懂非懂,但讲者真诚热烈,让人们感悟到在大师身份之外的“别样贾平凹”。“我这个人不会说普通话,在我看来,所谓普通话就是普通人讲的话,我一直都讲陕西方言,我尽量用陕西话讲得让大家都听懂。”贾平凹先生一开始就表明了“我从哪里来”的身份。讲话是如此,写作更是如此。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几乎所有的题材都聚焦陕西,特别是商洛地区。他透露,下一部作品正在写作中,依然是有关秦岭的故事,估计要到明年下半年正式面世。这部《秦岭志》,将是他的第17部长篇小说。

http://s10/mw690/0064nyESzy77Ayp1BvX19&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坚守,是贾平凹先生的本真选择,亦如写作的方式。有一位听众提问:“贾老师,您用什么写作,用电脑吗?”贾平凹先生回答:“我不会用电脑,还是用纸和笔写作。在这一点上,我是一个小手工业者。”小手工业者,慢工细活,注定无法轰轰烈烈,但却有一种穿透岁月的笃定,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工匠精神”。一定程度上,对“小手工业”的坚守,成就了作家贾平凹。

http://s13/mw690/0064nyESzy77Ayp4hpa0c&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在贾平凹先生的所有作品中,长篇小说《废都》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作品之一。他以此为例:“这本书写完后,我突然有一种感受:当一个人的命运在某一结点上和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突然交集和融合了的时候,你虽然写的是你的故事,但是在写出来之后它可能就不是你的故事了,它成了社会的故事、国家的故事或者说是整个时代的故事。这才能引起共鸣。”

http://s7/mw690/0064nyESzy77Ayp6zMad6&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我的文学探索之路是曲折的,对我写作影响最大的是西方现代美术观念和中国戏剧美学。”作为文学大师,贾平凹先生无论走到哪里,注定少不了求教者。在福清,摆脱不了“文学导师”身份的贾平凹先生,毫不吝啬地与粉丝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经验。贾平凹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西方文艺思潮大量涌入,使他受益匪浅,开阔了思维。“首先受到西方文艺思潮影响的是美术,然后是诗歌,然后是小说。”他学习西方,也接受中国传统的熏陶。喜欢戏曲的贾平凹先生说,陈幼韩先生(福建长乐人,长期在陕西工作)等人的戏曲美学,都曾给他在小说创作中极大的启示。中西会通,融合现代意识、民族传统,正是贾平凹先生的写作“路子”。

http://s12/mw690/0064nyESzy77Ayp8G71eb&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贾老师,我正在构思一本小说,可以采取第二人称写法吗?”提问环节,有人问道。“小说是有无限可能性的。”贾平凹先生如是说。他还类比提出建议:有两种不同风格的摄像师,一种在作品中隐藏自我,观众无法从中发现摄像师个人的痕迹,另一种则在作品中强调自我的表达。从长远来看,前者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写作也是如此。

http://s11/mw690/0064nyESzy77AypaXEK4a&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在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对初学写作的孩子们,贾平凹先生也有真诚的指点。前几年,中小学生出书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贾平凹先生对此并不赞成。“我觉得学校还是打基础的地方。除非你是像张爱玲一样的天才孩子(注:张爱玲16岁就出了一本书),不要急于出书。”他说。贾平凹先生鼓励学生在学校里要坚持学习,多注意观察周边的事物,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洞察力和表达力。“这三个基本能力过关了,基础打好了,等你毕业以后,有了生活阅历和自己独立的思考,你的文章肯定就写好了。如果在学校里只是单一地搞写作,容易形成一种框式,把自己框起来了。就像庄稼一样,庄稼长到一米多高才抽穗,如果你长到二十厘米就抽穗,那你的谷穗或者麦穗就永远长得比较小。”

http://s7/mw690/0064nyESzy77Aypd2Oa96&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在现场,还举行了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文学社成立暨聘任仪式,贾平凹先生受聘成为祥兴教育集团荣誉顾问。

http://s13/mw690/0064nyESzy77AypiArO8c&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随后,现场进行了签书活动,贾平凹先生的《废都》《丑石》《秦腔》等作品受到追捧,学生们兴奋地捧着作品,排着长队等待贾平凹先生的亲笔签名。

http://s8/mw690/0064nyESzy77AypojaLf7&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此外,贾平凹先生还参观了北师大福清附属学校并走进教室,与学生们友爱互动。

http://s4/mw690/0064nyESzy77AypqsJt73&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当天,在祥兴集团·御园举行了“秦川之饶与汉唐之雍:贾平凹先生书法艺术品鉴会”。

http://s16/mw690/0064nyESzy77ABStERhdf&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福建祥兴集团总裁薛行远发表致辞。

http://s8/mw690/0064nyESzy77ABSz1fpe7&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现场共展出贾平凹先生的十六幅书法作品,与众多福清籍艺术家及书法爱好者共同品鉴。

http://s6/mw690/0064nyESzy77ABSBhTTe5&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现场还有古乐器表演,给嘉宾带来美的享受。

http://s13/mw690/0064nyESzy77ABSHHEE6c&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同时,贾平凹先生一行深入一都镇大招艺术村、东关寨等地采风,感受福清深厚的自然和历史文化,了解该镇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情况。

贾平凹作客“世界性怀旧与

中国故事的讲法”主题论坛

http://s8/mw690/0064nyESzy77ABSQyJF37&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12月10日上午,贾平凹先生携手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南京大学教授丁帆、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等国内著名作家、学者,在福清市艺术中心围绕“世界性怀旧与中国故事的讲法”等主题,与福清师生、文学爱好者零距离面对面,畅谈文学创作。

http://s1/mw690/0064nyESzy77ABSSQvu00&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论坛上,贾平凹先生操着一口浓浓的陕西乡音,对现场观众讲故事,分享自己的文学观。“就像睡觉一样,我们翻来覆去,找到自己舒服的姿势安静下来。其实社会的起起伏伏也是一样。”贾平凹先生说,写作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政治,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作家一定要研究社会,要能看到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作家写的虽然是现实的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而是经过作家思考的结果。

http://s6/mw690/0064nyESzy77ABSV8xvb5&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社会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是世界上有种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就是人的感情慰藉,所以说文学永远关心的是人的本身。”贾平凹先生举例自己的散文《一块土地》,文章描写了一块土地在不同时期多次被分下去又收上来的经历。贾平凹先生说,其实这每一次分下去收上来都是一次社会的改革,但土地永远都是那块土地,土地是永恒的;就像人的情感和命运一样,这些造就了作品的宽广深厚,是作家应该关注的。“写作要有集体意识,你写的题目不是个人的题目,是大家共同的题目,你的寂寞感也是大家的寂寞感。”贾平凹先生说,就像出门旅游时吃饭,只有在饭点大家都饿时提出,才会有共鸣。写作也是一样,即使写的只是自己的故事,但当个人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和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有交集的时候,这就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就是一个时代的故事,才能引起共鸣。在论述到文学作品的高度时,贾平凹先生表示,“要了解每一块云层上面都是阳光。”贾平凹先生以自己首次乘坐飞机的故事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解释。他说,40岁之前,他没有坐过飞机,总觉得头上飘着一层云,下雨也有,冰雹也有;但是坐过飞机以后,发现云层以上全部都是阳光。

http://s8/mw690/0064nyESzy77ABT0D3hb7&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穿过云层都是阳光”,这也是贾平凹先生文学对话录的名字,是他对自己30年文学创作的整体回顾。他认为,当作家写一篇东西的时候,要是他打算通过去写一片云来给读者讲一个故事,那么思路境界要放在云端上面,视野一定要看得很宽、很远。“这些云层其实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每一块云层下可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但是不管你在哪块云下,你要知道在云层之上都是阳光。”贾平凹先生说,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它有一个前提,是你能了解云层之上都是阳光,懂了这个前提,我就不用跑到别的云彩之下。“我就站在这片云层之下,写好这片云层之下是下雨或者下冰雹,这才是中国故事的中国讲法。”

http://s6/mw690/0064nyESzy77ABT3eZL65&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表示,当今作家分为3种,即为名利写作、为表达个人情感写作、为社会良知写作,贾平凹先生属于第三种。他说:“那些不能守护人类良心的人,不配成为作家。有良知的作家应该以人性为底线,要有一种普世的观念,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废都》就是这样的作品。”丁帆认为,一个作家关注人性的高度决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高度,贾平凹先生作为中国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向后现代文明进化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作家,在文学史上是一定会留下位置的。贾平凹先生最好的作品是《废都》,它是在大时代中创作的大作品,反映出人们思想的裂变,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异化,足以载入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

http://s14/mw690/0064nyESzy77ABT5D9bfd&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谢有顺认为,人性的深度决定一个作家、一部作品的高度。中国作家讲故事,就是讲中国人怎么活、怎么爱和恨。好作家要立足现实,深入生活的细微处,存经验、重感觉。他希望福清的作家用自己的活法,讲好自己的故事。

http://s13/mw690/0064nyESzy77ACb1RZG2c&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更多“贾平凹邀您共读书”全民阅读公益活动详情,请关注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官方微信。

(文: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 | 图:祥兴集团总部摄影师  陈建辉)

http://s2/mw690/0064nyESzy77ACb4XcJ51&690“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TITLE="【文化之窗】NO·24 “大翮扶风行远四海”——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福建福清文化行"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