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2016-02-23 13:30:10)
标签:

工作室活动

获奖课例

分类: 静思浅悟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汤瑾工作室   金静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主题为“战争”,《十五从军征》便是这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在课内外都曾接触过有关战争的文章,同时,对诗歌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但是,也还存在理解诗歌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不足。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这首诗,帮助学生建构诗歌中所传递的对战争的全面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一、出示图片,展示汉字“家”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楷体)

二、讨论:在你心中,家是什么?

三、诵读小诗《家》。

教学流程:

一、读懂题目

1、齐读诗题,板书诗题。

2、理解诗题,再读诗题。

3、介绍“小资料”,了解“乐府”相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理解字词在诗句的意思

4、再次自由读诗。要求:争取做到将诗读懂。

三、初读诗歌

1、师生合作读。

2、指名学生读诗,初步体会读诗后的感受。

   这首古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四、解读诗文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指名请生读。读中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始” “十五”、“八十”。

2、齐读诗句。

3、板书:十五从军     八十归乡

4、感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内在情感。

     思考:老兵这65年是怎样度过的?

相机引入课内外有关战争及思乡主题的古诗,激发学生情感。

(二)学习第二到四句。

1、过渡:此时此刻,老兵最盼望的是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家。

2、谈话:65年前,儿时的老兵有一个怎样的家?怎样的生活呢?

3、思考:65年后,老兵的家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边读边批注。画出文中有关老兵家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4、学生汇报。

5、出示: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指导学生想象:除了从诗句当中读到的这些,此时,你还看到了什么呢?

6、学生齐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7、出示:家 、冢对比图片

   板书:板书:→ 

(三)学习第五、第六句。

1、出示: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体会:老兵做好了饭菜,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
、出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学生齐读。

4、教师:父母没了,兄弟没了,原来的生活没了,岁月也没了。这家还是家吗?

(四)学习第七句。

1、出示: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思考:老兵落泪了,他为什么落泪?

2、学生汇报。

3、由“泪”回归全诗,读中体味战争,给人民、给家庭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3出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学生齐读。

五、回归整体。

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会背诵的同学试着背诵。

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首诗带给你的思考与感悟。

 

板书: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   八十归乡

                            家 → 冢

                               

                                                   

               (该课例获得2015年度安庆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指导教师:汤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