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需求,激活内驱”——读《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有感

2024-07-26 11:17:54

       直面需求,激活内驱

——读《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有感

                                                           安庆市王佩平名师工作室    韩婷

      了解你的学生,起初看到这几个字,原以为是和很多书籍一样观点一致,没有新的立意。直到看到这行小字,“我们无法强迫任何学生用功读书,除非他相信这么做会令自己感到满足。”吸引我一口气将这本册子读完。

      迫不及待读此书,是因为现在有太多的学生已经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冲动。二是在我们班,班委每月一次的会议中,学习委员也提到希望以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动力。正好针对这个问题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套有效教学的崭新架构———建立 “学习团队”的学习模式。

      我从以下3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所有的动机皆来源于内心

        选择理论的基本理念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源于我们基因深层的五大基本需求。威廉•格拉瑟博士用半生的心血,通过务实的验证和对理论基础的再三思考。当某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候,我们自然会感到愉悦;当某种需求受挫时,我们就会觉得痛苦。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作者主张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所有的行为都在于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图像。他认为,教育最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学困生。

     我们总能选择那些当下能满足我们的行为。其实我们知道有很多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没有被看到什么是动机呢?动机其实就是我们深内心深处的一个需求,那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我们就能够撬动他学习人格培养上面的一些动机。它也是冰山的最下层,最隐性,最深层,也是最难被发掘的一个内在目标。曾经记得看过心理学的一个著作,其中心理学家史蒂芬莱斯提出了16项的人的基本的动机。这16项的基本的动机,它会涵盖很多种不同的性格轮廓,那我们每个人呢,都拥有不同的需求,所以16种动机呢,是将个体当中内心需求通过16个维度来呈现的。而且人们总是试图满足他们最独特的内心需求,这正是人格的核心,也是生命力的本质。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孩子内心的需求通过看到他的需求去推动他的动机

       二、满意学习图像是如何一点一点消失的。

       其实,在孩子学到令人满足的内容时,人就会将这些图像保留下来,形成了满意者学习图像。书中谈到,学生会有对权力的需求,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只能给予部分优秀的学生极少数的权力与归属感。因为学习成绩差,更没有获得权力的满足感

        在进入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当他们发现学校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美好,大部分学习图像将会慢慢从他们心中移除。在注意满足孩子的归属感需求和权利需求这方面,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缺少了真诚的欣赏,学生可能失去自信心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学习欲望的幸福。如果能在课堂上实现对学习的满足,获得成就感,他就会用心去学习的。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不断奋发、崛起。 我现在仍记得,在支教的时候,一位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当我一次次扶着他的手,一步一个脚印的站上讲台上成功的解出了一道道题时的满脸欢愉,他享受着抛开身体疾病之外的大家的肯定,是他的满意图像,或许那一刻也成为了我作为老师的学习满意图像。

三、如何通过学习者团队去改变现状

      这本书提到学习者团队能改变现状,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他是不同于指派作业灌输知识的单一方式,学生在学习者团队里能找到他所扮演的角色,也能找到他自身的价值。当然,作者也说过,每一种方案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团队学习在经历的过程中肯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不能因此放弃这样一格尝试的机会。

       我们知道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优秀团队的秘诀——合作、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团队氛围。我们要学会与他人携手共进、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想打造理想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圈层合作的课、动静相宜的课、互助互惠的课、润泽心田的课。

        团队建设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坚持,需要教师前期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后期教师和学生都有整体素养的提升。它带给我们和孩子更多,时不我待,现在开始!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