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效小学思政课堂促进小学思政教师成长

2023-10-13 10:03:39

聚焦高效小学思政课堂  促进小学思政教师成长

“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展示活动综述

      为促进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省级教坛新星、省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的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10月11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协办“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展示活动,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研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3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同时还采用“皖教云”平台面向全省进行了线上直播。活动分上、下两个环节进行。我市各区县的教研员和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共十余人在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韩久建老师带队下全程参了此次观摩学习活动。


     上午8时,活动在主持人合肥市经开区教研员李加圣的介绍中拉开序幕。协办方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来自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西区、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合肥市奥体小学、肥东县宝翠园小学的夏飞雪、琴、子皿、苏海艳四位优秀教师,为大家分享了四节小学道德与法治示范展示课《中华民族一家亲》学会尊重》强国必须强军》人民记心间 和衷共济赓续新诗篇》。课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课堂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张,感染和启发了每一位听课教师。

 

       展示课结束后,来自宿州市教科所的教研员汪敬贤和来自马鞍山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李瑜乔分别对四节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汪老师在点评中指出,要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不仅要关注自身更要关注学生的以及目标的要做到四个始终: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跳动着学生的脉搏(学生是主体),始终张扬着师生互动的生命活力、始终照亮着情怀之光。李老师则以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大小”“深浅远近”》主旨进行了点评。她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材的运用,指出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要把握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大小”“深浅”与“远近”,要做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由“近”及“远”。同时时政述评这一种近两年才新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展现形式进行了详细阐释。


      下午的活动由专家向我们做了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首先,芜湖市鸠兹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芜湖市鸠兹小学副校长程骏针对时政述评做了一个专题讲座《时政述评助力 思政教学出彩》。他结合课程背景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分别从时政述评是什么“为什么要时政述评”“怎样时政述评”三个方面向与会教师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安徽省骨干教师、淮北市学科带头人、淮北市小学思政教研员房丽丽老师做了《资料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的讲座。讲座中她以资料包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线索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从资料包内容的选择与确立依据、教师资料包开发特点、教师资料包素养落地三个方面帮助我们厘清了资料包使用中的一些困惑,让我们明确了资料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最后,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季文化老师做了《指向-学-评一致性创设》主旨讲座。站在理论高度,从-学-评一致性内涵及实施途径、情境的作用和创设两大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情境创设的理论和教学中具体实践,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新课标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途径和方法。会上季老师还总结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近年来开展的一些活动,取得的一些成果,同时还认真分析和指出了当前我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号召全体思政课教师担负起党育人、为育才使命,在自己的教、教育教学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韩久建老师对本次安庆市一行参加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今后安庆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将继续充分发挥安庆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断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教研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家共同和不断地努力下,德育课堂一定是老师们愿意教、孩子们乐意学的魅力课堂。

 

              来源:安庆市王佩平名师工作室

              撰稿:章取龙  梅丽娟

              摄影:汪生银  胡琼丰

              审核:韩久建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