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程标准的“新”

(2022-09-07 11:34:18)
分类: 学习情况
       今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以及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与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在育人导向、素养立意、加强指导、学段衔接等方面做出了新探索,在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课程关键部分实现了新突破,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课程标准的“新”,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方向:强化课程育人导向
       新课标修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的总要求,落实党中央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任务,回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可以说,新课程标准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落实和细化,表现为语文学科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为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因此,作为一线老师,一定要牢牢树立“课程育人”意识,认真落实学科育人要求,改变过去重知识掌握、重技能训练的狭隘教学观。要利用语文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把育人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实践,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
         二、新内容: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与过去的课标相比,新课标更加优化了语文课程的内容结构。严格的讲,以前的课程标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2011版的课程标准,将目标与内容整合在一起,但是也很少涉及课程内容。2022版新课标,通过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两个方面,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六个“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应该说,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语文课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过去知识点的线性排列、能力点的逐项训练、知识零散化的弊端,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走向结构化,语文学习走向生活化,语文实践走向综合化,这样的语文学习更加符合知识逻辑、学科逻辑、生活逻辑。但是,基于现行统编教材编排体系下,如何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摆在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老师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三、新标准:规定学业质量标准
      常言道,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语文课程目标太多太杂,教师课堂教学的太过随意,没有明确的学业质量标准,考试的指挥棒指向哪就教到哪等等因素密不可分……课堂上老师感觉什么都应该教,生怕学生哪一点知识没有掌握,深一脚浅一脚,常常是“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有了学业质量标准,语文教学就有了目标和方向,老师在课堂上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同学段应该教什么、学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考试考什么内容,考到哪个层次?这一系列的问题,现在都有了明确的界定。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新课标还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
        新课标的新,还体现在新理念,新要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落实在语文教学中的新思考,新实践。通过教与学方式的新变革,追求课堂教学的新样态,实现语文教学的新境界,促进学生新变化,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