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行2022年开学典礼,校长龚旗煌:在每一次困难和挑战中磨练志气、骨气、底气

分类: 资料收藏 |
第二,要求真务实,学好担当重任的本领 。
龚旗煌讲到,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北大历史学系原系主任邓广铭先生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毕生的信条,在学术事业上深耕求索、成就卓越,被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随着对史料的不断发掘和思考,他对一生中最重要的六部著作进行了反复修订、大幅增补甚至彻底改写。其中,《岳飞传》改写过两次,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王安石》一书也在四十多年间修订和改写了三次。希望大家努力追求这种精益求精的学术境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中练就过硬本领。
“希望同学们始终端正治学态度,老老实实做学问,勤勤恳恳下功夫,这样才能不虚度大学时光,学到真正的本事。”
第三,要砥砺精神,磨练百折不挠的品格。
龚旗煌说,中国航天员王亚平是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她也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毕业生,目前正在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在叩问苍穹的路上,她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在离心机项目训练时,身体要承受8个G的过载,以至于脸会变形,呼吸非常困难。在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她要在10米深的水下,持续训练5、6个小时。正是带着这份永不言弃的坚韧,她才能心怀凌云志、飞天摘星辰。
“我们也有不少新同学克服种种困难,战胜了疫情冲击等挑战,以顽强的毅力追逐梦想,不仅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成为生活的强者。希望大家今后不论遇到任何挫折,都要不畏艰难、勇毅前行,在每一次困难和挑战中磨练自己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塑造更加优秀的自己。 ”
第四,要兼容并包,涵养海纳百川的胸怀。
“大家从五湖四海相聚在北大,这是难得的缘分,在前进的道路上,同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北大汇聚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善于发现和吸纳他人的优点与强项,在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 ”
龚旗煌讲到,1916年,李大钊先生在其著名的《青春》一文中提出,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促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大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北大的同学,不论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都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希望同学们结成伙伴、增进友谊,在真诚交流中了解彼此的文化,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世界,推动国际社会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