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个方面下功夫备课,上出一堂高水平的好课!

分类: 指导青年教师 |
从8个方面下功夫备课,上出一堂高水平的好课!
3.依据教者本人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来确定教法和学法。
一般而言,许多研究者不大提及这一点,因为在这些研究者看来,教学就是教师放弃个人爱好、兴趣、特长,绝对服从于教学任务和学习主体特点的一种活动。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但这种认识忽略了一点,教学若离开了教师个人的特点,活泼的教学活动便不会发生;而且,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才有成功的可能,教学论中常说的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才能形成;否则,一切可能都是空谈。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青年教师不懂得板书设计的这些意义,不懂得板书的教育功能。他们上课,口如悬河、信笔挥洒,讲到哪写到哪,想到哪写到哪。一堂课下来,处处皆板书,处处又无板书。更有甚者,字上写字,一片模糊。对于这样的板书,学生只有“望洋兴叹”了。
备课堂结构
2.
各部分之间的衔接过渡犹如一座架在两山之间的桥梁,桥梁架得好,学生过起来就舒服、顺畅;桥梁架得不好,学生过起来就会感到生硬、感到索然无味,就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重视并设计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是一堂好课的必然追求。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手段,是师生双方心灵沟通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达到:
备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流程。一般而言,它无固定的程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论准备得多么充分,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扎扎实实地备好能够预料到的因素外,还要有应变心理准备。
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虽然课前无法预知,但只要教者在备课时有一种应变的心理准备,并且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地强化这种心理准备,那么,即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教师也能从容应对。
教师备课除了应从教材、教者这一角度认真准备以外,还必须考虑学生,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制定出相应措施。一般而言,备课中的这一环节不仅少不得,而且课堂教学的成败多半取决于这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