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树的牧羊人》阅读训练

(2016-12-22 20:36:02)

《植树的牧羊人》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是美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B故事的主人公牧羊人艾力泽· 布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课文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C作者曾经说过,写的虽然是故事,但主人公是真实可信的,文章刻画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D作者采用纪实笔法来写,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去普罗斯旺地区寻访这位老人。

2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力泽·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3文章采用第几人称?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第二段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5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6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7、“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8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9、牧羊人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植树的牧羊人》参考答案

1D

2、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3、第一人称。对比手法。 “我”是牧羊人植树的见证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4、为后文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与后文高原上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5、使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地上环境的恶劣,与后文高原的变化形成对比,从侧面突出了牧羊人的的精神品质。

6、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牧羊人比作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自信、平和、热心、神秘。

7、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8、勤劳能干、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热爱生活的人。

9、主人公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却做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求名利,无私奉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2月教学随感
后一篇:2017教学随笔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