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词性辨析

(2016-11-23 15:14:36)

  [介词和连词]

    有些词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比如“和”、“跟”、“同”、“与”等。怎样断定它们的词性呢?可以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交换位置法。介词两边的词语位置不能互换,换了意思就变了;连词两边的词语位置可以换,换后意思不变。

    如:我跟他学外语。≠ 他跟我学外语。(介词)

    我跟他是好朋友。= 他跟我是好朋友。(连词)

    第二种方法是前加因素法。介词前面可以加别的词语,连词前不能加别的词语。

    如:我曾经和他去过一次。(介词)

    我和他都去过一次。(连词)

    我多次与他打交道。(介词)

    《红楼梦》与《水浒传》都借来了。(连词)

    [连词和副词]

    连词与一些副词都有关联作用,但不能因为有些副词能起关联作用就误认为是连词。怎样区别连词与副词呢?

    一是用位置移动法来区别。连词位置是不固定的,而副词的位置是固定的:连词可在句前,也可在句中;而副词起关联作用时只能在主语后,谓语前。

    如: 如果你去,我就去。“如果”是连词,“就”是副词。

    移动一下位置试试: 你如果去(√) 就我去(×)

    二是省略法。连词可以省略,表关联的副词不能省略。

    如: 你去,我就去(√ ) 省略介词仍表假设关系。

    如果你去,我去(×) 省略副词就不表示假设关系了。

 [动词和介词]

    动词和介词都带有宾语,很容易混淆,尤其是一些词如在、到、给、跟、比等常常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词类,在具体语境中只能是一种。怎样区别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某词是动词还是介词呢?可用以下二种方法:

    一是动词可以单独做谓语;而介词不能单独做谓语,只能构成介宾短语之后做谓语的连带成份。

    比如: 例“在” 真理在人民一边(在是动词单独做谓语)

    在黑板上写字(在是介词,与黑板上构成介宾短语做写的状语)

    二是动词可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例“到” 到北京了。到了北京了。√ (动词)

    到北京去。到了北京去。×(介词)

    “ 跟” 你跟我走。可写成“你跟着我走”。(动词)

    你跟谁说话?不能写成“你跟着谁说话”(介词)

    三是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重叠。

    例:“比” 咱俩比速度。可写成“咱俩比比速度”。(动词)

    我比你高。不能写成“我比比你高”。(介词)

    [“对”和“对于”]

    “对”和“对于”都是表示对象的介词,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用错,怎样区别并正确使用“对”和“对于”呢?一般地说,凡是可以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是有的用“对”的地方不能用“对于”。大致在如下几方面是这样。

    一、表示人与人这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 他对我很热情(√) 他对于我很热情(×) 对党忠诚老实。(√) 对于党忠诚老实。(×)

    二、相当于“跟”和“朝”、“向”的意思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如:我对他说过了。(√) 我对于他说过了。(×)

    他对我笑了笑。(√) 他对于我笑了笑。(×)

    不对困难低头。(√) 不对于困难低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