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波---邂逅那些城市的印记

标签:
旅游 |


▼老外滩天主教堂位于新江桥北堍,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建筑气势宏伟壮观,独有的哥特式建筑风貌,无论清晨、黄昏还是夜色之中,都显得非常漂亮、震撼。
▼遗憾的是这座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在2014年7月28日,遭遇不明原因火灾而烧毁。
▼现还在全面修复中,从外观上看依然有浓浓的历史沧桑感袭来。不过慢工出细活,希望能如实还原其原先的风貌。

▼宁波邮政局旧址临近外滩大桥,该建筑1927年所建,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这幢二层外廊式砖混结构建筑,屋顶为四坡顶及人字顶组合,外墙采用青砖和红砖相结合的砌筑手法。是江北岸近代建筑群的4幢建筑之一,同时也位列宁波十佳优秀近代建筑。

▼宁波邮政局是光绪22年大清国家邮政创立时,全国首批御准成立的24处邮局之一,辖区几遍大半个浙江省。如今因产权属于一家国有公司,不对公众开放。

▼由于中马路一带的近代建筑大都面朝甬江,所以若不是在外滩大桥上,还很难拍出它们的全貌。
▼有的建筑(还未经修缮)在中马路一侧几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一不留神容易错过。不过好在现在的中马路东侧有文保碑,还能找到。

▼江北耶稣堂与浙海关旧址大楼相邻,这是面朝甬江那一面的样子。
▼“意外”经过的药行街圣母升天堂,塔尖高耸,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明末清初由法国神父兴建,屡废屡兴,1995年-2000年,由教友黄斌盛创办的房产公司配合天一广场的建设重建该堂,总造价为4000万元,钟楼高66米(目前中国最高),成为天一广场的标志性建筑物。
▼经典的“飞扶壁”,既美观又不失支撑的作用。礼拜堂内供奉着圣母像,圆型拱顶绘以天主为圣母加冕的圣像。肃静庄严,即使有游客参观,也感受到一片庄重祥和。

▼但是细节上终究不如那些真正地历史建筑,粗看气势磅礴,却不耐看。而且教堂侧面,居然是开着商铺,更破坏了这宗教场所的整体观感。
▼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老外滩天主教堂一江之隔的宁波钱业会馆,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的历史文化建筑。1926年竣工,包括戏台、亭阁等组成的砖木结构建筑,系江南规模最大的园林式会馆。它是昔日宁波金融业聚会、交易的场所,为旧时宁波金融业的最高决策地。
▼其建筑风格别具特色,1994年馆内还设立了“宁波钱币博物馆”。虽处于闹市一角,但来访游客非常之少,似乎被人遗忘。门票10元而已,且未成年人免费,性价比较高。

▼宁波的金融业,一向以钱庄为主体,其盛时,资金在六万元以上的大同行有三十六家,一万以上的小同行有三十余家。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宁波钱庄首创的“过帐制”意味着现代金融业的票据交换办法在中国的开始,与英国伦敦于1833年成立的票据交换所在时间上大致相同,早于纽约、巴黎、大阪、柏林等城市的票据交换所。

▼它由钱业界人士投资兴建,是清末民初钱庄业人士办公、集会、议事和祭拜财神的场所,属民间金融机构。

▼这些走过的建筑虽然还只是宁波的一个部分,而它们却代表着这个城市的个性,代表着宁波不可分割的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