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波---石浦渔港古城

标签:
旅游 |
初到海港,就闻到整个石浦的空气中弥散着海腥味。渔港中路街边随处可见的渔船,便让我们驻足许久。中国开渔节的开渔仪式也在此举行,那时几千艘渔轮由此开往外洋,该是如何壮观的气势!
石浦镇离象山县城三十公里,现为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是天然的避风港,国家的二级港口。

一堆切好的葱花

两盘晾晒的鱼干

几株阳光下的盆栽。

还有一段曲折的城墙

相比老街上商业化浓重的店铺,或许这些个景物才是值得一看的,可以感受到一个活着的古城。

这城外自古以来也是海防重地,而今这依山而建的城墙平台成了原住民们晾晒衣物的好去处。

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镇”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

这么好的一个观景台,因没有宣传而少人问津。



问村民那山上还有景点无,答曰,就一庙宇耳,无他!却见前方石径通幽,管他哩,且待俺往前几步,看看再做道理。
接着向上,其实这山路不好走,远远地能望见还没完工的寺庙了。路边却有一辆焚毁的汽车,它当初是如何开到山上的?诧异许久!

半山腰的左手边似乎是渔师禅寺,一条从东面上山的青石板路也是修到这里停工了。

站在阶梯最高处,让凉爽的海风吹走一身的大汗。点上烟,深吸一口,面前豁然开朗的视野,怎一个爽字了得!

在山顶未完工的大殿前,弯月状封闭型的港湾在眼前徐徐展开,整个石浦港域被大陆、东门岛、对面山岛、南田岛、高塘岛所环抱,“里港看不到外海”是它的特色。港内风平浪静,早在汉时就被人们认识利用。便是如今,台风期间也会有大量的台湾渔船来此避风。

“防火墙”是网络上常用的词汇,而在石浦老街却发现了这现实版的“防火墙”。以物理隔断的方式防止火灾的蔓延,来确保连片的木结构建筑之安全,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中街两侧,基本上较好地保留了明清建筑的风貌,原木色的建筑及依稀可辨的各种店铺字号,极具古色古香之风韵。

老街上原先的“源生钱庄”、“宏章绸庄”、“大皆春药店”、“栽兴烟庄”等老字号都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只是里面问津者了了。这大皆春药店倒是展现了古时中药铺撮药看病的情景,男女授受不清的规矩体现在了“吊蓝膏药”之中。

古城中伴随着古老民宅,还有众多的古井。究其根源,当属城中无江河之故,于是全城大举挖井。至今仍保留有百余口可用水井。在老街出口附近发现了这口明清时的“咸水井”。

大凡有海的地方,就有海防,但是象石浦一样具有严密防御系统的,在国内也是屈指可数。这瓮城始建设于明代,清光绪年重修,如今的古城台是在原址上复建的。全部由青砖构筑而成,极尽仿古之能事,乍一看,还是颇为壮观的。

说一下它的门票,单论老街而言,这60元的性价比实在不高。 若不是自己城里城外、山下山上地乱跑一气,见到了诸多美景,说不得也是如网上之许多差评一样的感觉了。至少希望规划者了解,这千篇一律的红灯笼哪有鱼灯来的有特色。若不想将石浦仅定义为一个吃海鲜、购海货的小镇,渔港古城还有许多路要走。
前一篇:走进宁波---悄然一瞥之南塘老街
后一篇:走进宁波---花岙石林游之失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