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2015-05-23 06:51:13)
标签:

旅游

杂谈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松江古城有“十里长街”,在明代时路面用石板、条石铺筑,街宽仅二三米,俗称扁担街,到清末民初为府署东西主要道路,至30年代,定名为中山路。如今的中山路分为三段,其中的中山西路段东起秀野桥,西至玉树路,全长1230米,位于市河北岸;另有与中山西路隔河平行的秀南街,都属于尚在开发之中的老街。这一块区域是从明朝起松江府漕粮的储藏地和漕运始发地,沿市河而建的桥梁、宅第、商铺鳞次栉比,现存明、清和民国时期古建筑共计128处,有葆素堂、杜氏雕花楼、费骅宅、水次仓关帝庙等一大批名园名宅。


▼来这儿的老街走走,看路边的老店铺仿佛是岁月的凝固沉淀。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见多了都市的繁华,疲倦了生活的高速,且来这陈旧简朴的街区静静地散步。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沿街的民居和商铺稍显破落。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斑驳的院墙仿佛在无声地在述说着上个世纪的故事。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马路边杨树的遮天树荫下久违的街边棋摊。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昔日的繁华逝去,如今的中山西路上学校、工厂、商店、民居等掺和混杂,也给恢复历史风貌带来了困难。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葆素堂位于松江永丰幼儿园内,但不能入内参观,只可在园门外拍照。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这原是一组规模较大的古代住宅,据说有十埭九庭,为清代许嘉德住宅。现仅存葆素堂大厅(俗称许家厅)。

※ 许嘉德,字修来,历任浙江镇海、山阴、平湖县知县,曾是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第一审县官。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葆素堂为许氏宅中的客厅,门面为五开间,约宽30米,据考为明代建筑。厅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屋顶部是使用江南特有的草架顶,斗拱繁复。梁枋饰以彩绘,现在虽然大多已褪色,但仍保持古代大厅建筑的特点。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费骅宅,占地约1200平方米。现存门厅、仪门、大厅及楼宅,保存较完整完好。前仪门门枕石造型优美,雕工精湛。大厅为清末建,五间九架,高大轩昂,雕刻考究华美。后楼为民国式样,高爽华丽。现为上海书画院松江分院入住,可惜去的时候未开放。

※ 费骅曾是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行政院秘书长、财政部长。是台湾建设重臣,一生清明廉洁,公于天下。与费彝江(费孝通)、费彝民、费彝穆(费穆)等基因同源。先居叶榭镇,后迁居松江城西包家桥,祖辈以耕读为务。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费骅宅的西侧就是杜氏雕花楼,为当地名绅杜岭梅的住宅。为一组较完整的清式中型民宅院落,是松江地区绝无仅有的古代建筑雕刻之精品。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此楼建造于清代嘉庆年间。跨进古色古香的大门,是四棣三进庭院式建筑,向内伸展开来。其结构为砖墙立柱、穿斗式木构架,榫卯组合,圆木柱承重。楼上有走马楼,第四棣有后门直通屋后的田园,很有雅意。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第三棣是整个院落的主建筑--"雕花楼",这是杜氏为其女儿结婚所造的新楼。当时营造雕花楼的工匠们,特别是数位雕刻匠师用简练的刀法雕刻出来的人物山水、草木屋舍,栩栩如生。梁檩上文官谦恭、武将威严、老翁飘逸、侍女娇婷。千姿百态的花卉、重重叠嶂的山水、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深远的背景,特别是一对木雕双龙抢珠造型生动,让人如临其境,堪称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品。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榄窗、格扇均是用进口玻璃和蛤蜊镶嵌。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厅堂内雕梁画栋,栏杆、挂落、雀替、斗拱等装饰小构件,均施花卉、云纹、人物、鸟兽等精美木刻浮雕、通雕,具有很高的文物欣赏价值。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从第一户居民搬迁,到完成修缮开放,前后耗时两年,耗资千万元。而今,这里也是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漫步在这座百年老宅,可看到顾绣、舞草龙、十锦细锣鼓、皮影戏、花篮马灯舞、余天成堂传统中药文化和新浜山歌等近20种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另有近200件明清古董家具,一一呈现在眼前。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硬山式马头山墙,小青瓦白粉墙,色调素雅,典型的江南水乡民间古宅。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出雕花楼,继续西行,差不多到中山西路尽头处,左拐便是大仓桥。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透过大仓桥桥洞看对岸的秀南街民居,会感到那个历史的松江城还在眼前。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大仓桥对岸南堍西侧是2015年元旦,重修完成后开放的灌顶禅院(水次仓关帝庙)。

※ 水次仓又叫中转仓、转运仓、转输仓、转搬仓,是中国古代为转运存储漕粮,在运河或自然河流沿岸设立的国家专有粮食仓库。早在秦代就出现了水次仓的雏形一敖仓。魏晋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达到鼎盛。水次仓在设立初期只具有存储转运的功能,随着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同时还兼有了赈灾、救济、平抑粮价、填补漕粮缺额、公共工程用粮的作用。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水次仓关帝庙”,建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距今约400年,是松江为数不多的明代古迹之一,史料价值也最高。当时经商者远行时皆喜于此叩拜,求一个财运亨通四季平安。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修缮一新的“灌顶禅院”坐西朝东,北傍市河,占地约4亩,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中大殿和北配殿为明代建筑,这次根据文物修缮原则修旧如旧。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主体基本保持了原貌。大殿南边两侧各有一方明代的古碑(可惜已字迹模糊)。西侧原有南北两厢,尚存北厢。正间四界梁,梁枋雕花。部分建筑特征在松江古建筑中属首次发现。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出水次仓关帝庙,正对着绝大多数本地人亦不熟悉的“秀南街”。从此始,可走入晚清民国的建筑风情世界。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秀南街,东起秀南桥西堍,西至大仓桥南堍,700米的灰瓦白墙、窄街石路,是现在松江难得保存完好的老街。小街最宽处也只不过三四米,最窄处只有一米多些,两边都是民居,汽车难以通过。走在这样的巷子里,若逢雨天,撑起雨伞,或有一番戴望舒《雨巷》中的情调?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小巷幽深,颇为安静,不远处有一老妪踽踽独行,她在这老街里曾度过怎样的人生?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随意拐进一小巷,就可以走到市河边,河水缓缓流淌,这里的人家尽是“门前连街市,屋后闻橹声”的枕河模样,每隔几十米或几米有一个埠头,有伸向河里的石阶。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此街云集了众多清或民国时间的老民宅,张氏宅、杜氏宅、唐氏宅、陆氏宅、蒋氏宅、沈氏宅、魏氏宅等20余所,均由松江区文广局登记为“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可惜若走进去,看到的便是这番年长失修,破烂不堪的模样。何时能达到当地政府的开发目标“让每一处名园古宅都能讲故事”呢?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杜氏在松江晚清至民国是一大家族,聚居于松江秀野桥以西至仓桥一带,现存松江清代民居中,杜氏居宅数量较多,其中杜氏宗祠仍保存完好,为目前松江区唯一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秀南街东起秀南桥,这街也因桥而得名。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市河人家”四个字概括了当年的水市之盛。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于秀南桥上观北岸市井人家。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过了秀南桥,拐到秀塘桥,登桥临河,岸边有舟,水波粼粼,这滋味又与西塘、乌镇之类的古镇有何不同?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松江区政府将“秀南街”纳入“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建设”规划,按规划将对老宅将修旧如旧,再重建“市河”沿河长廊景观,还要沿河建造县官署、丞舍、行署、公廨、仓王庙和仓廒等“粮仓漕运”标志性建筑。这“原生态改造”原则好是好,且往东而望,两岸已尽是新建的别墅楼盘,还是惴惴然地生出一份悬念!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回到中山中路的秀野桥堍,路过松江区中心医院,有一幢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建筑引人注目,她就是引松江岳阳地区百姓自豪的,保存完好的韩三房。是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韩三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近代西式花园楼房,为松江士绅韩子谷于1925年建。因韩排行第三,故称“韩三房”。主体楼面阔五间,上下三层,占地300平方米。建筑和装饰都模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风格。楼面平顶,四周设护栏,西北部加筑小室,上置拱顶小亭。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底层有前廊,设6根科林斯特大柱支撑着这魏魏的楼房。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进深3间,后接一西式方亭,连接着外部的中式假山楼亭,衬托着这具有西方文化的建筑,又不失东方之美。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这幢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珍品曾显赫一时,不失为当时松江之一美。沿着林间的小路,两旁是古树参天,可以找到100年的雪松,120年的黑松,更有长达150年的珍奇树种,伴随着这百年的建筑,见证了这风风雨雨的松江城。
上海松江之仓城老街--原生态的秀南街,中山西路

 

“ 松江第宅园林数量之多,技艺精美与苏州、杭州、嘉兴府齐名”,对坐拥129处文物古迹的仓城老街,当地政府按“一路(中山西路)、一河(市河)、一点(水次仓关帝庙)、一单元(大仓桥北侧)、一区间(风貌区A区)”的计划,用“化整为零、后化零为整”的思路,先以杜氏雕花楼-费骅宅、颐园-杜氏宗祠等为起点,再带动周边一批品质良好的古建筑,分批按原貌进行修复,这需要时间,或许10年、20年甚至更久?!只是莫要重蹈华亭老街改造时推倒一切重来的老路子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