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据诊断实现精准教学

分类: 专题培训 |
借助数据诊断 实现精准教学
为整合课堂教学与教研活动,以评促教,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9月1日下午,海城二小教师培训会在阶梯教室举行,特邀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温州市教育评估院质量评价科王旭东科长作“基于数据精细诊断和精准教学”的讲座,引导老师要做智慧的老师,让数据为教学服务,全校教师参与聆听。
http://s13/mw690/00647WVSzy7q7b67Avybc&690
http://s13/mw690/00647WVSzy7q7b6vWFKcc&690
http://s7/mw690/00647WVSzy7q7b74jz076&690
http://s11/mw690/00647WVSzy7q7b7v4ue3a&690
http://s2/mw690/00647WVSzy7q7b7Qk6d01&690
首先,王旭东老师从中医、西医及教育三者之间的诊断方法及其特点指出当下教育的普遍问题:重考试轻诊断。倡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考试观,科学测试-数据检测-精细诊断-有效改进。接着,王老师从四个方面:树立科学的正确的考试观,基于数据量化精细化诊断,基于数据驱动的教研模式和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研究论述如何让借助数据诊断,实现精准教学。
讲座中王老师借助数据,分析每种数据背后的故事,传授老师们培优转差技巧:优等生的问题辅导,重视“易错点”。中等生的潜力,关注课堂定位,重视“最近区”。后进生的拉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重视“易得题”。
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教研模式这一板块,王老师提出教研组长要熟悉组内教师的优势与不足,集体备课要扬老师之长。学科组需要思考4大问题:教研组的共性优势是什么,便于总结经验,发扬光大。在共性问题方面,需集体开展教研活动,一起改进。针对班级差异,老师需交流分享,共同提高。在层次差异方面,教研组需分层分类,各个突破。
王老师通过引用案例,从数据现象入手,从学生作答表现,学生原因,教师教学原因3个维度分析学生“似懂非懂”现象的背后原因是概念习得过程的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和简单,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概念学习个性化的内化过程。并给出教学对策,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的认知过程。
最后王老师和现场的老师进行互动,王老师一一解答了老师心中的困惑。
此次讲座让老师们深刻意识到会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和应用数据是现代教师专业化新技能!没有数据,只是拥有观点,有了数据,可以让经验感觉量化、理性化。今后海城二小的老师们将提高数据意识,用数据准确把握推进教学质量或更新教学方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