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写诗婉拒来客(团结报)

1942年,端木蕻良避难来到大后方桂林,在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中,他想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为了避免打扰,他在住房门口贴了这样一张纸条:“谈话请勿超过十五分钟”。
有些文学爱好者拜访端木蕻良,看见这张纸条,理解他的心情,请教问题归纳起来,删繁就简,问清楚便迅速离开,不耽误他的宝贵时间。这样,端木蕻良就节省了好些“东拉西扯”的闲聊时间。但也有人对端木蕻良的做法不理解,认为他自大傲慢,多此一举,有些瞧不起人,不愿接待来客。
端木蕻良一想,那张纸条有些直白,好像不尊重来客,于是,端木蕻良撤下了那张纸条,换成了一首诗:
女儿心上想情郎,
日写花笺十万行;
月上枝头方得息,
梦魂又欲到西厢。
端木蕻良委婉地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坠入爱河的女子,日思梦想心上的人,痴迷写好长的情书,直到深夜也不得安息。那些来访的人看到后,忍俊不禁,再也不好意思敲开端木蕻良的房门。
在桂林两年多时间,端木蕻良苦心孤诣,惜时如金,全身心投入写作,陆续创作了短篇小说《初吻》、《早春》、《雕鹗堡》、《琴》、《红夜)、《女神》、《前夜》、《饥饿》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未完)、《几号门牌》(未完)、《大江》等。这期间,是端木蕻良一生创作的辉煌时期,奠定了他成为小说大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