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绥 德 马 家 老 宅

(2017-06-02 14:29:22)
分类: 陕北古城历史故事
绥 德 马 家 老 宅
文/高丕军 

绥德古城马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据马氏族谱记载,绥德马家始祖是马仲谦,原籍山西临县马家塔,明初迁入我县马家川一带,待其家族分为三大门头时,有一门进城居住。500多年来,马家历代英才辈出,载入史册的就有几十位,其中马汝骥,及其侄子马于乾、世孙马进修、曾孙马仪伦(即马军平)、马卓等,不仅在绥德广为传颂,而且在城内古建筑群中留有他们的历史足迹。

马文简公祠

古城内东门焉12号院,人称旗杆外,是明礼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马汝骥的祠堂院。有前后两院,前院正中大门上有道光九年仲春榖旦立“明礼部尚书马文简公祠”石匾,大门外两侧原有两根旗杆。院里三间正房,东厢房两间,西厢窑两孔,西北角有门洞通后院。后院三孔正窑,明柱出檐,窑顶上有祠堂楼,两厢各两间房。虽历经170多年的风雨侵蚀,大院几易其主,但当年建筑丰姿犹存。

http://www.sxsd.gov.cn/UpLoadFiles/content/201310081615161875.gif德 马 家 老 宅" TITLE="绥 德 马 家 老 宅" />

马汝骥祠堂院

   十眼窑新说

绥德古城疏属山顶东门上,有阳背各5孔石窑,俗称“十眼窑”,原传说是清光绪年进士马育麟所建。2006912,马家后人马永康从西安探亲归乡,专程到政协文史组谈到“十眼窑”的另一传说,现整理如下,供研究绥德历史的专家、学者们参考:

http://www.sxsd.gov.cn/UpLoadFiles/content/201310081619174843.gif德 马 家 老 宅" TITLE="绥 德 马 家 老 宅" />

东门焉十眼窑背面的5孔窑洞

马永康的祖父马进修,是马汝骥的十一世孙,字子勤,光绪23年解元,27年进士,同知衙特拔湖北武昌府蒲圻县(96年更名为赤壁县)知县,做官六年,封赠“通仪大夫”。受湖北黄鹤楼启发,一心想在家乡建一座黄鹤楼式建筑,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被土匪抢走了部分钱财,在施工过程中,因地基没打好,引起塌方,又耗费了大量银两,待十眼窑修起后,已无力修造窑上的亭楼和院子里的石桌、石凳、石椅等,只好作罢,并把预先购买的木料、砖瓦等卖给任国旺家,十眼窑便草草垫土封顶,连窑檐也没上。

    据传说,马进修老年善长画虎,当时镇守陕北的军阀井岳秀曾求他画虎,几次相求,均遭拒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绥德高家大院
后一篇:我喜欢的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