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梅斯,想起了都德的阿尔萨斯之泪

2025-09-24 05:32:15
标签: 欧非行纪

  欧非行纪:自驾与背包客之旅(16)day5 

       继续一路向东,进入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梅斯(Metz或译梅茨)。阿尔萨斯这地名很熟悉,是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给的印象。 法国的这块地方,曾因普法战争失败割让给德国数十年。我接着走的几个地方都与德法恩怨有关,且文化上有混血色彩。

      (引《最后一课》末段):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以前读这篇文章时被震撼到一动也不动的,想不到今天来到了这一带。

 

       这是梅斯新圣殿,外形有点像天鹅城堡,坐落在摩泽尔河中的小岛上,很吸引人,但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梅斯主教教堂。

       这就是梅斯大教堂(Metz Cathedral),或称圣艾蒂安大教堂,是一座由黄色砂岩建造的哥特式建筑

       (必须啰嗦几句了,因为经常会碰到)何为哥特式建筑?

       它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说白一点,是西哥特人入侵西欧,在信奉了基督教后创造的审美产物,他们将对天国的向往折射在建筑的拔高中。哥特式的另一个名称就是“法国式”,法国是当之无愧的哥特式建筑的鼻祖,巴黎圣母院和兰斯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

       中殿的高度你会被震撼到的,高41米,法国教堂高度第三,一股向上的拉力或对高处的向往。

       不过更令人惊艳的,应该是梅斯大教堂的彩绘玻璃,共计6500平方米,是欧洲彩绘玻璃最大的教堂。

       十三世纪的哥特火焰在玻璃上燃烧,文艺复兴的金箔与夏加尔的星群在此相遇。当正午阳光穿透这些法国顶级玻璃工艺品时,石板地面、木头长椅便流淌起彩色的河。找个角落坐下,看光影缓缓爬动,瞬间懂了“哥特式浪漫”的真谛——孤独成为盛大,虔诚化作自由。

       告别梅斯,继续往阿尔萨斯地区南锡开,我在南锡预订了一家民宿,这是我第一次在当天的网上预订民宿,心有不安。

       民宿我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我预订并付款后主人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出现,然后把钥匙交给我,再交代如何如何的。事实上并不如此,而且房东出现绝少可能,进入房间都是通过房东的最新英文邮件,获取密码打开钥匙铁盒子后实现的。

       这是第二天拍的民宿照片,青灰色的单层房屋便是,钥匙铁盒子在右侧

       当天我到了房间门口,没见房东出现,于是打电话告诉他我已经在他家门口了。他说了些我听不懂的英语,不知如何应对。这时隔壁三楼的邻居注意到我了,开门出来。我把手机递给他,然后他们咿哩哇啦地通话。邻居就在房东家门口的铁盒子里用密码取出钥匙交给我,我俩进去了。

 

       门口对面的停车位全满了,我只得暂时将车停在违规的地方,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移车,停到空位上,放心了。

        民宿的价格是人民币600多元,比普通酒店大概要便宜三分之一。这回虽然能成功入住,完全是靠邻居帮了忙,其实我对欧洲的网订民宿还不了解,接下来还要遇到系列麻烦事呢。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