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漫聊平遥文庙、城隍庙和惠济桥
2025-01-24 11:14:26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二十六天) 5月13日
继续在平遥古城溜达,漫不经心和有所留意兼具。
一、平遥文庙
逛文庙谈不上好奇心,因为我去过的文庙足足一打以上。殊不料,这里的文庙不一般,如果去除未有确切年代的正定县文庙,它应该是全国文庙里的老大了,主殿大成殿比曲阜孔庙还早了三百多年!
“重修”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说明它的始建年代还得往前推,目前确定它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柱头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补间铺作以大斜梁代之,即斜梁出头挑檐成单昂状,这点少见,是木构的简约做法。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接月台,青石栏杆环绕。
孔子为黑脸,甚觉奇怪,这可能最符合他本来的面目。《荀子·非相》篇云: “仲尼长,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大意是,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
全国各地的文庙格局大体相似,不赘述了。
二、平遥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就在文庙附近,也是国保单位,迈步进去。
明清时的县城,几乎每县都有个文庙和城隍庙。县太爷刚上任,除了要去朝拜文庙,还要去城隍庙祭拜,然后才开始履职。旧时,城隍庙是一地的市井文化中心,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这里的建筑基本为明清,在看了较多的明前的老建筑后,有喝白开水的感觉,不想多议。但其殿里的明代壁画还是值得一看的,名曰“城隍巡街”。鸣锣开道,仪仗兵器相随,这副场景,似曾相识。
三、平遥惠济桥
平遥还有一座惠济河桥,多了一个“河”字,我一不小心就把它来导航。偏偏此桥正值维修,有很多路障,我左绕右转耗了些时间总算到达,却是一座普通的水泥桥。好在惠济桥就在附近,它们都是横跨于惠济河上的桥。
惠济桥俗称“九眼桥”,离平遥古城墙很近,站在桥上能清晰地看到巍巍古城墙。这座桥的存在,使平遥古城显得更完整也更富有生气。
桥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当时为五孔石拱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增为九孔拱桥。全长80米,宽7.4米,桥面略呈弧形。
平遥城是个国保大户,对于“刷保人”来说是如入宝山,我却不是,只涉及部分国保。一些虽曾拍摄的如“市楼”、“九龙壁”等,也就懒得再上传了。
(56)漫聊平遥文庙、城隍庙和惠济桥
《华夏深处》(第二十六天) 5月13日
继续在平遥古城溜达,漫不经心和有所留意兼具。
一、平遥文庙
逛文庙谈不上好奇心,因为我去过的文庙足足一打以上。殊不料,这里的文庙不一般,如果去除未有确切年代的正定县文庙,它应该是全国文庙里的老大了,主殿大成殿比曲阜孔庙还早了三百多年!
“重修”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说明它的始建年代还得往前推,目前确定它是中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柱头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补间铺作以大斜梁代之,即斜梁出头挑檐成单昂状,这点少见,是木构的简约做法。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前接月台,青石栏杆环绕。
孔子为黑脸,甚觉奇怪,这可能最符合他本来的面目。《荀子·非相》篇云: “仲尼长,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大意是,脸方而丑,发多而乱,形凶恶。)
全国各地的文庙格局大体相似,不赘述了。
二、平遥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就在文庙附近,也是国保单位,迈步进去。
明清时的县城,几乎每县都有个文庙和城隍庙。县太爷刚上任,除了要去朝拜文庙,还要去城隍庙祭拜,然后才开始履职。旧时,城隍庙是一地的市井文化中心,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这里的建筑基本为明清,在看了较多的明前的老建筑后,有喝白开水的感觉,不想多议。但其殿里的明代壁画还是值得一看的,名曰“城隍巡街”。鸣锣开道,仪仗兵器相随,这副场景,似曾相识。
三、平遥惠济桥
平遥还有一座惠济河桥,多了一个“河”字,我一不小心就把它来导航。偏偏此桥正值维修,有很多路障,我左绕右转耗了些时间总算到达,却是一座普通的水泥桥。好在惠济桥就在附近,它们都是横跨于惠济河上的桥。
惠济桥俗称“九眼桥”,离平遥古城墙很近,站在桥上能清晰地看到巍巍古城墙。这座桥的存在,使平遥古城显得更完整也更富有生气。
桥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当时为五孔石拱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增为九孔拱桥。全长80米,宽7.4米,桥面略呈弧形。
平遥城是个国保大户,对于“刷保人”来说是如入宝山,我却不是,只涉及部分国保。一些虽曾拍摄的如“市楼”、“九龙壁”等,也就懒得再上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