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华严寺,攻略失当

2024-03-18 09:45:10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十五天) 5月2日

       华严寺与善化寺几分相似,同属于辽金建筑。表面上看起来更光鲜,其实在历经战乱之后,能够还称得上是古建的只有金代的大雄宝殿和辽代的薄伽教藏殿。拨冗见真,本篇直写这两座建筑。

       华严寺取华严经》“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之义,建筑坐西朝东,颇觉奇怪,据传与辽代契丹族“以东为尊 逐日而居”的生活习俗有关。

        华严寺分上(以大雄宝殿为主体)、下(以薄伽教藏殿为主体)两座寺院,自成格局。

       大雄宝殿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体型巨硕,难以整体入镜。单是正脊上的两个“角”,即琉璃鸱吻,就高达惊人的4.5米之巨,为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

       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大殿三道壶门,形制古朴别致。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出檐达3米多。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硕大有力。

      入内是宽敞的殿堂,减柱造类似刚去过的善化寺,建筑面积更大,百度记载是1559平方米。中央佛坛上也是五方佛两侧有二十诸天侍立,身躯均稍前倾,表示对佛祖的尊敬。

        塑像出自明代,似不及善化寺大雄宝殿内的塑像精彩,塑像后面的壁画出自清代。

        华严宝塔是2008年复建的,外形不错,纯木结构。特别之处是,按照我国古代纯木榫卯技艺建造,也不用一钉一铆。不过我不怎么感兴趣,草草游过。

       来到了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是一座历经了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也是我最后光顾的八大辽构建筑。

       殿内诸多塑像呈“品”字形排列,在组合布局上突破了佛坛面积的限制。利用造像的不同仪态,使群像结构紧凑,密集而不重叠。

        殿内也是不允许拍照的,偷拍不易,所以照片少,角度也难得摆正。上图最外侧的胁侍菩萨塑像评价极高,被称之为“神品”,合掌露齿微笑,上身薄袒,肘悬飘带。

       我去华严寺最大的疏忽是没留意看“天宫楼阁”小木作,雕工极细且富于变化,是中国唯一的一座辽代木构建筑模型,被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可见详细的攻略还是必要的,因为我压根儿就没注意到。为了对薄伽教藏殿叙述的完整性,没办法,只能求之于网络。

       八大辽构的走访终于告一段落,包括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善化寺大雄宝殿、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和开善寺大雄宝殿,加上以前走过的三座,独缺涞源阁院寺。

       虽有遗憾,仍大致满意。没有完美的旅行,有追求但不执念,保持平常心,才能收获旅行的快乐。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