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曲阳北岳庙

2024-01-25 15:34:28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十天) 4月27日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曲阳县北岳庙与北岳恒山的距离有200多公里,与其它祭祀五岳的庙宇不同,有祭祀而无山岳,一副的尴尬和无奈。

       原来在清以前的千余年间,恒山一直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盘踞下或武力威胁的范围内,根本就不在中原本土内,皇家祭祀恒山的地址只能选择在河北的曲阳

       直至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始,清廷方改祭北岳于山西浑源,曲阳北岳庙由此逐渐衰败荒废。

 

       然而这里还有很多遗存,从古建角度来看,风头并不逊于浑源那边的,其中有现存最大的元代建筑——德宁之殿,以及包括殿内东西壁疑似唐代画家吴道子亲绘的壁画“天宫图”。

       只是我俩来时,大殿正值大修,但还能出入观看。

       殿建于高台上,重檐庑殿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周以回廊,故呈面阔九间进深六状,符合宋《营造法式·卷三十一》中的“殿身七间,副阶周匝...”的描述。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论及,“元代建筑特点是粗放不羁,在金代盛用移柱、减柱的基础上,更大胆地减省木构架结构”。在这座大殿内,我们见识了采用减柱、移柱以增大使用面积的直观效果图。

       斗拱出现了密集化的倾向,这一点在之后的明清古建筑上愈益明显。屋顶是太极图平棊,提示着北岳庙的道家属性


       大殿中的北岳神、风伯、雨师等均为新塑,北方属水为黑色,所以北岳神为黑脸

       殿内东西两壁有巨幅壁画,画幅宽敞,人物众多。诸多文章引用清代《曲阳县志》说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天宫图”,2009年敦煌专家对壁画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后,认为图中人物线条流畅,似是一气呵成,颇有“吴带当风”的气韵,有吴道子常用的如塑的凹凸画法。但壁画人物所穿戴的冠服,毫无唐代特征,因之他们得出结论,壁画最早不会超过宋代。这个结论我很信服,毕竟元代的建筑怎会留有唐代画师的画呢?

       由于疏忽,偏偏没拍好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苍龙和“曲阳鬼”,无奈之下只能援引网上图片。

(引自网络) 
(引自网络) 

       巨龙苍劲有力,腾云驾雾,人物仙气飘飘,动感十足,此等画技大概率出自具有“吴派画风”的画师之手。不管如何,大殿内的壁画仍是古代的艺术珍品。

       至于北岳庙的碑刻、收藏,以及一些附属建筑,不再细叙。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