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艺臻极品的隆兴寺(下)

2024-01-04 11:07:02
标签: 华夏深处

   华夏深处(第九天) 4月26日

       去一个地方旅游之前,一般需做功课,我们称之为攻略。或粗或细,细的好处是较少有遗漏,观察更加仔细。缺点是新鲜感会被大打折扣,这就好比听故事,人家把结局早告诉了你。

       作为我,我宁肯保持新鲜感,一种好奇心,一种渴望,所以我的攻略粗线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易遗漏,譬如隆兴寺的“六最”之一的龙藏寺碑,我压根儿就没注意。看碑文是我的弱项,我最怕漶不清的字了,书法鉴别力也差。但为了叙述完整,还是援引了网上的龙藏寺碑的拓本照片,略作交代。

 

         康有为称“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后人也称其为楷书第一碑。“六最”之一龙藏寺碑,我这里就只好草草交代了。

        继续观赏隆兴寺,其殿阁真有点像杜牧所写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入内则是充盈的文物。


       隆兴寺中轴线最末端的毗卢殿倒不是原有的,是1959年从外面迁入的,为明万历年间的建筑,匾上的“毗卢佛殿”为清乾隆手书。

       殿里的铜铸毗卢佛为明万历皇帝为其生母祝寿所御制的,设计独特,精美绝伦!

       这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置而成。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这尊皇家御制的毗卢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铜铸工艺,堪称海内孤例。(引自百度)

 

        分上中下三篇,终于把隆兴寺的六处全国之最说完,其实寺院里还有很多值得一写的东西,但我想留一点篇幅介绍寺院中的梁思成展厅。

       梁思成这个人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他是梁启超的儿子,著名的建筑学大师。他痛哭北京古城墙的被拆使我深为感动,我去过他的故居,也写过一些他推荐的古建。总之,我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图片中的赵州桥已去过,佛光寺我以后也会写到。

       陀罗尼经幢现在位于赵县石塔路的十字路口,这张照片正反映了它当时所处的位置,唐开元寺的遗址成了现在的街中心

       先生的风采。

        对梁思成先生的叙述将不限于本篇,他和林徽因会伴随我的访古游程,那些精到的述评,字里行间流露的爱国情怀,以及渊博的学识,仍将继续散落在我日后的叙述之中。

        隆兴寺的游览不啻于自然风光在内心所产生的激荡力,所以我说古建筑同样会带来了情感上的跌宕起伏,尤其是遇上像隆兴寺那样的集大成者。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