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军霞
白驹过隙,2003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数学系的陈波老师,凭借一腔热忱、一股狠劲、一支粉笔在三尺讲台耕耘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他先后荣获2012年汉中市教学能手称号,2012年汉中市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略阳名师称号,2015年汉中市学科带头人称号。
书香四溢的校园中,步履匆匆、若有所思的他潜心耕耘、孜孜不倦,师生家长都亲切地称他为“波老师”。
课堂上的波老师不苟言笑,踏进教室直奔主题,一支粉笔挥洒自如地游走于数学世界之中,透过黑框眼镜的睿智目光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听课反应。当学生迷惑不解时,就在“深入”上再细致些;当学生似懂非懂时,就在“浅出”上再挖掘些。教学中波老师始终坚信最适合教学内容的教法就是最好的教法,能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掌握的教法就是最好的教法。依靠自身求索的“深入”,探寻清晰通透的“浅出”,尽显一名数学教师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从容洒脱。
办公桌前的波老师总是沉默寡语,静心反思,在反思中将课堂上的灵光一闪固化为教学经验,将课堂上的始料未及升华为教学艺术,将课堂上的冷场卡壳修补为教学机智。几十本教后感思铺就的是教学教研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从容自得。
教师公寓里总有一盏灯是最晚熄灭的,伴随着清脆流畅的键盘声,波老师正襟危坐于电脑前,专注地记录着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在学术著作中研读到的探究线索,在高考试题、竞赛试题中探究出来的数学规律。书桌旁摆满了《数学教学》、《数学通讯》、《数学通报》、《中等数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理天地》等期刊杂志,无论教学工作多繁忙,每天抽出1个小时认真阅读文章,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厚积薄发,方能在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职业发展中游刃有余。
实践出真知,勤奋张才干。波老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研究》、香港《数学教育》、首都师范大学《中学生数学》、中国科技大学《学数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如果说这是一种学术的享受,那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则是一种事业的享受。亲其师而信其道,波老师2009所带班级学生石云峰高考数学单科成绩140分、现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主修动力系统5年制硕博连读专业;2015年所带理科(1)班学生杨常润以全县理科最高613分、数学单科成绩138分考入四川大学。
教育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坚持不懈,陈波老师用自己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教学功底、厚实的专业素养、灵活的教学方法阐释了山区教师默默坚守的一份责任和不懈的追求。
附:
陈波,男,汉中市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数学教师,陕西理工学院数学系,中学一级教师,2003年9月至今在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担任班主任工作、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曾获得汉中市 “教学能手”;汉中市“优秀教师”称号.略阳县高中数学学科赛教中获二等奖。
先后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教学》、《中学数学研究》、《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学数学》等杂志发表教研论文十余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