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明代宫廷服饰(三)—皇帝常服、吉服与青服

明太祖常服(前期)画像
·常服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范围最广,如常朝视事、日讲、省牲、谒陵、献俘、大阅等场合均穿常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常服用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即圆领),束带间用金、玉、琥珀、透犀。永乐三年定:“冠:以乌纱冒之,折角向上,今名翼善冠;袍: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带:用玉;靴:以皮为之”。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与皇帝相同,但袍用红色。
翼善冠
用乌纱冒于外,冠后立有折角一对,末端朝上,冠之后山正面还保留有类似早期幞头系结、系带的装饰。明孝宗以后,折角末端由尖角变为圆弧形。明穆宗时,又在翼善冠上加饰嵌有珍珠宝石的金二龙戏珠。明神宗定陵出土有三顶翼善冠实物,一顶为金丝编成的金翼善冠,两顶为乌纱翼善冠。其中保存较好的一顶乌纱翼善冠高23.5厘米、口径19厘米,用细竹丝编成内胎,内衬红素绢,外蒙一层黄素罗,再以双层黑纱敷面。后山饰有二龙戏珠,龙身为金累丝编成,嵌有各色宝石及珍珠,龙珠用金制成火焰及花形底托,中间嵌珍珠一颗。系结、系带也以金累丝制作,镶有绿宝石。冠后折角为竹胎纱面,用金片折卷成缘边。
http://s4/middle/49fa6387gaa86f5f1e3f3&690
翼善冠(参考定陵出土实物绘制)
圆领
明初定为盘领窄袖袍,其后袍身与两袖逐渐宽大,又因其领式与所饰纹样而被称为“圆领”或“衮龙袍”。皇帝常服圆领为黄色(后期也有其他颜色),领部右侧钉纽襻扣一对、大襟钉系带两对用以系结固定。在前胸、后背、左肩与右肩处饰有团龙纹样,前期以金织为主,后期多用彩织或彩绣。明英宗时在两肩团龙之上又加饰日、月二章纹,日纹在左、月纹在右。早期两袖往袖口处逐渐收窄,后变为宽袖,底边呈弧形,袖端开口,有极窄的缘边。袍身两侧开裾,在大、小襟及后襟的两侧各接出一片(共四片),称为“摆”或“双摆”。另在后襟腰部两侧钉有带襻,用来悬挂革带。定陵共出土12件明神宗的四团龙常服圆领。
http://s11/middle/49fa6387gaa86f6a90a4a&690
圆领(参考定陵出土实物绘制)
搭护
由半臂发展而来,唐代已在圆领袍下穿着半臂。明代以圆领、搭护、贴里作为常服的标准搭配。搭护为交领,短袖或无袖,领部通常缀有较宽的白色“护领”,衣身两侧开裾,并接有双摆,穿着时衬于圆领的摆内。定陵出土有31件“交领中单”(分半袖和无袖两式),即为搭护,有些形制比较标准,有些则有所变化,其中大部分出土时都与圆领袍套在一起。
http://s11/middle/49fa6387gaa86f70488da&690
搭护(参考绘画与实物绘制)
革带
皇帝常服革带用玉带銙(带版),故也称为“玉带”。带銙共二十枚,外形大小各不相同,都有特定的名称:三台(大小共3枚)、圆桃(6枚)、辅弼(2枚)、挞尾(2枚)、排方(7枚)。带鞓(tng)用皮革制成,外包红色或黄色织物,表面饰描金线五道。标准革带的带鞓一般分作三段:左段(缀三台中心方、左小方、左三圆桃、左辅、左挞尾)、右段(缀三台右小方、右三圆桃、右弼、右挞尾)、后段(缀排方),左段与右段内侧各钉副带一条,上有小孔,后段两端有金属带扣一对,与副带连接,并通过小孔调节带鞓的围度,而整条革带的开口则在正前方三台处,以金属插销作为开合机关。由于常服革带要大于人体腰围,所以不具备束腰的功能,靠圆领上的带襻虚悬于腰部,这也是明代常服革带的典型特征。
http://s9/middle/49fa6387gaa86f9392b48&690
常服革带(参考定陵出土实物绘制)
http://s15/middle/49fa6387gaa86f9d1cebe&690
带銙名称及排列示意图
靴
http://s7/middle/49fa6387gaa86fad51886&690
皁靴(参考绘画与实物绘制)
http://s8/middle/49fa6387gaa86fc61dcb7&690
《徐显卿宦迹图·金台捧敕图》
http://s6/middle/49fa6387gaa86f8820d75&690
明代皇帝常服示意图
·吉服
南京御史孟一脉给明神宗的上疏中提到:“遇圣节则有寿服,元宵则有灯服,端阳则有五毒吉服,年例则有岁进龙服。”寿服为帝后寿诞日所穿,多饰有“万寿”等与祝寿有关的纹样;灯服为元宵节所穿,使用灯笼纹样的衣料或补子;五毒吉服为端阳节所穿,饰有“五毒”纹样;龙服即饰有龙纹的各式龙袍。这些服饰均属于“吉服”。而明代皇帝画像上所穿的“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定陵有实物出土)也应是皇帝吉服的一种,但具体功能与穿着场合尚不清楚。
http://s14/middle/49fa6387gaa8703b6a5ad&690
明万历时期吉服用刺绣双龙灯笼纹圆补(元宵节)
http://s10/middle/49fa6387gaa870552a929&690
穿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的兴献帝(世宗生父)画像
·青服
又称青袍,即青色圆领,为明代皇帝在帝后忌辰、丧礼期间或谒陵、祭祀等场合所穿。青服圆领素而无纹,不饰团龙补子等,革带用乌角(黑牛角)带銙,深青色带鞓。《明实录》记载,嘉靖二十四年,太庙火灾,明世宗青服御奉天门,百官亦青服致词行奉慰礼。万历十三年大旱,明神宗着青服,由宫中步行至圜丘祈雨,《徐显卿宦迹图》将这个历史场景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http://s4/middle/49fa6387gaa86fed38943&690
《徐显卿宦迹图·岁祷道行图》中穿青服的明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