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名称 |
小数的加减法 |
教材分析 |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三年级认识了小数,在本册也熟悉了小数的性质和意义。本节课,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位数不同的计算做铺垫。 |
教学设计内容 |
|
教学目标 |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2、正确掌握小数在数位相同的竖式计算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重点难点 |
重点:掌握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
教具 |
卡纸、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引入 1、(出示小数的卡片) 师:同学们,你会读这个数吗?(出示一张卡片:8.75) 生:8.75 师:8.75的个位是多少? 生:8 师:7和5分别在哪一位上? 生:十分位和百分位。 师:7和5分别表示什么? 生:7个0.1;5个0.01 师:下一个数又怎样读?(出示卡片:8.750) 生:8.750 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生: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师:8.75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百分之一。(写作0.01) 师: 8.750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千分之一。(写作0.001) 师:同学们真棒!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在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课件)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齐读) 【设计意图: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针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复习,激起学生对旧知识点的回顾,从而为本节课做铺垫。】 2、 (课件)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里有两道整数加减法的算式,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用竖式算一下。(645+429= 生: 645 1074 生:83 (课件出示竖式)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笔算整数加减法时,列竖式要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课件出示:填一填) 填一填: 笔算整数加减法时: (1)
(2)
从 (3) (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 前一位进一 ,哪一位不够减,就向 前一位退一 。 (齐读)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把645+429这道算式改成6.45+4.29,你还会笔算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笔算小数的加减法,看看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好吗?(板书: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也是以旧带新,让学生动手参与到课堂,检查学生的笔算能力。】 (二) 探究新知 1、 师:同学们,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小女孩和小男孩来到书店买书,小女孩说,我喜欢这两本书。 师:这里是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生:6.45元(板书) 生:4.29元(板书) 师:6.45元表示什么意思? 生:6元4角5分 师:4.29元表示什么意思? 生:4元2角9分 师:求的是什么? 生:一共花了多少钱?(板书卡纸) 师:怎样列算式? 生:6.45+4.29(板书) 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当我们遇到新知识时,通常会怎样做呢? 生:想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师:转化确实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请同学们运用转化的方法,先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算完后再与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再交流。老师巡视。) 师:同学们,这里有4种方法,请你们观察每种算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方法和哪种方法一样呢?
(1)
师:大家都同意第一种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在黑板来笔算这道题。 生:先写6.45(板书) 师:加4.29应该怎样写? 生:写在6.45的下面。 师:我们写4.29时,要注意它的小数点要和6.45的小数点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5和9都在哪一位上? 生:百分位上(板书:百分位) 师:百分位上5+9等于? 生:14 师:记得写进上来的1 师:4和2都在哪一位上? 生:十分位上(板书:十分位) 师:十分位上4+2等于? 生:6 师: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 生:7 师:注意,记得写小数点,三个小数点要对齐写,用圆点写。 师:6和4都在哪一位上? 生:个位上 师:个位上6加4等于? 生:10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我们刚才是从哪一位先算起吗? 生:从最低位算起(从右往左算起)(板书:从最低位算起) 师:假如,有一道题有千分位,要从哪里算起?万分位呢?这就是从最低位算起。 【设计意图: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景为线索展开教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要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教材有序地呈现了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即先在小数加法中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问题,再向小数减法迁移。】 2、 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方法是正确的?你们的方法跟哪种方法一样?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逐一观察每种算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 生:小数点没有对齐,个位就不是和个位相加了。 生:把小数的末位对齐。 师: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表示元的数、表示角的数、表示分的数分别对齐。 师:如果我们去掉元、角、分这些单位,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只有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会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对齐...... 师:把相同数位对齐和把小数的末位对齐,这两种说法,你更赞同哪种说法?为什么? (引导小数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把小数的末位对齐是不对的,讲清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的道理。) 师:那我们来看第2种、第3种方法,它们也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可为什么你们都认为这两种方法是错的呢? 生:第3种方法对,但是计算错了。百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忘记向十分位上进1. 生:第4种列式和计算过程都对,但是结果忘记点小数点。 【设计意图:采用辨别对错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醒学生做题要细心。】 3、 总结 师:你们觉得在计算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生: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得数的小数不要忘记写小数点。小数点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师:这就是我们刚才板演的,记住相同数位对齐,在这道题中先从最低位上的百分位算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适当地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算理意识。】 4、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板书卡纸) 师:怎样列算式? 生:6.45-4.29(板书) 师:刚才小数加法,同学们都会算了,那6.45-4.29这道小数减法,你们会计算吗?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全班一起说。先写6.45,减4.29该怎样写?(板书竖式) 生:写在6.45下面。 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小数点对齐。 师:从哪一位算起? 生:最低位算起。 师:我们发现最低位的百分位上,5减9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等于几? 生:6 师:十分位变成了3减2等于? 生:1 师:个位上6减4等于? 生:2 【设计意图:运用迁移规律,突出算理和算法。这里重点是竖式计算的方法。】 5、总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要注意什么?我们列竖式笔算小数加减法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课件)和整数的加减法有什么相同地方? 生:(1)相同数位对齐; (2) 从最低位算起; (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 前一位进一 ,哪一位不够减,就向 前一位退一。 师:对了。但是,要注意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 (课件)(齐读:)笔算小数加减法时: (1) 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 从最低位算起; (3) 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 前一位进一 ,哪一位不够减,就向 前一位退一 。 师)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要明白为什么这样算。从而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6、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师:请同学们先读题,你们知不知道小数的验算与整数一样呢?加减法怎样验算? 生:加法的验算,可以用加法、减法。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记住要验算。 师:得数的末尾是0,这个0可以怎么办? 师:整数部分相加后是10,整数部分个位上也是0,这个0可以省略吗? 师: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我们要把它化简。(不管学生有没有做对,都要跟学生强调这点。)小数部分中间有0,可不可以去掉0. (强调:记得在算式里写得数,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化简) (只评讲第一题,评讲针对出现的问题。写结果不能写验算的得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和验算,对计算结果小数末尾有0的情况,讨论如何化简。】 (三) 练习巩固 课本第74页第一题 口算 2.5+0.9 1.2-0.5 【设计意图:口算练习是在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些口算,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四) 回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小数的加减法。 师:笔算小数的加减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如果小数的末尾有“0”,要把小数化简。 (五) 布置作业 课本第74页第2题 |
板书设计
|
一共花了多少钱? 6.45+4.29=10.74(元)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