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016-03-07 14:23: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浔中中心小学   2016-3-7 14:06:53 阅读人数:3

《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界定

1.数学阅读的定义: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2.数学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在国内,小学生数学阅读的提出由来已久,国内很多教育同仁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目前,有一部分学校比较注重开展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但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概括起来研究的点落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二是数学阅读内容有哪些?至于不同阶段阅读什么内容?如何运用这些书籍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研究的盲点,因此,在这个领域研究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在国外,虽没有提出专门的数学阅读,但是,各国都非常重视阅读,很多国家都把它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富国兴邦的重要手段,着手进行着围绕阅读的教育改革。显然,这里的阅读也应该包括数学阅读。国外在阅读中的一些做法和先进经验,同样也带动着数学阅读的进步和发展。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因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核心,只有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智力才会有较大的发展,人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地开发。可见,数学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研究意义: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依托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数学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包括:1.对已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在阅读的新情景中的重现;2.对新情景中的数学语句进行分解和组合;3.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4.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的知识加以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认为,学习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是一种不断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

2.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是以主体教育观为理论核心,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内容的现代教育意识,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为主体去活动,在学习中完成对象与自我的双重构建,实现自我发展。

3.认知结构理论:奥苏伯尔认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是一种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认知结构及认知发展状况的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①通过研究探索出有效实施数学阅读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研究得出不同年级的数学阅读的内容及其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联性。

2.研究内容

①本校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②学生数学阅读力不强的原因及对策的分析;

③学生数学阅读技巧的探究;

④学生数学阅读方法与途径的探究;

⑤学生数学阅读与提高学生思维力的相关性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全体师生

研究范围: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述,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2.调查研究法:运用问卷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课堂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资料,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给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使之形成对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实验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4.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解剖,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从中揭示教学规律。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实录;

2.“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行动研究记录、教学案例(含教育故事);

3.“小学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论文集。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及完成策略

本课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通过调查、探索、研究等环节,积极探索学生在数学阅读与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策略,所需时间一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5.62015.12

1.课题选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搜集相关课题学习资料,申报课题。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组织专题培训;

3.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和实验老师培训会议;

4.确立研究对象,对实验班进行前期调查;

5.设计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自我论证。

(二)实施阶段(2015.122016.9

1.第一阶段

1)通过问卷调查《小学生数学阅读活动调查表》和抽样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的数学阅读水平,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从而分析出其不会阅读的原因。同时撰写“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调查报告,为下一步研究做好准备。

2)搜集各种适合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探究相关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初步梳理出可行性措施及方法。

3)聘请专家担任课题顾问指导。

2.第二阶段

1)开展课题研究,上好课题研究实践课。一月一次。课题组成员共同针对某一小节进行研讨,设计教学程序,一次次地进行听评课,从而总结并形成理论以及一定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撰写出教学设计、听评课记录以及最终形成教学案例。

2)定期组织课题成员开展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听评课,两周一次,同时要求上课的教师要及时地撰写出教学随笔、听评课记录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3)进行实验班与对照班相结合、相对比的研究形式,对每一阶段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等进行调查,不断地调整方法。同时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逐步完善教学中的阅读能力。

4)完成阶段性研究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6.102016.12

 1.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课题成果的汇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与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结题评估。

九、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巧设疑问,引导学生阅读

课本上的数学概念、规律等语言表述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通过以“疑”导读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广阔性。

2.合作交流,促进学生阅读

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更强调效率及思辨性。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开展思考、讨论,让学生在相互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认识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这种阅读法尤其适用于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教学,能更好促进学生阅读,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性和思辨性。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可以把自读成果跟小组同学一起交流,组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提问,在生生互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纵横对比,内化学生阅读

纵横对比一般适用于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或旧知的复习阶段,是通过知识间纵横联系,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正向迁移引出新知识的学习或把旧知识进行系统的区分和整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师可以经常出一些题组的对比练习,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就引导学生去纵横对比,慢慢地学生学会了通过长时间的题组练习,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做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正确理解题意。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相关管理制度和经费保证。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严格科研制度和考核标准,建立激励机制,提供专门的科研经费支持。

2.研究能力的保证。整个课题组成员,分别是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年轻有活力,好学爱钻研。同时学校不仅优先考虑让课题组的成员外出学习,还会定期聘请课题研究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指导。

3.时间的保证。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为课题组的成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确保了研讨的次数和时间。

4.考核评价的保证。在本学校的教科研考核这一栏目,学校对每一位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在绩效考评及职称量化考核都给予相应级别的加分奖励。

十一、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组长:赖育红(主持课题实践研究工作)

课题组主要成员:

徐志新  陈玉芳  林长太  曾昭治 

李开通  袁谊慧  黄碧珍  郑素香

课题组参与人员:

苏文辉  苏双荣  郑金源  毛玉华

颜丽珠  黄琼珍  陈秀美  黄丽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