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论文)说书法艺术创新的丑与美

(2022-04-26 15:12:07)
标签:

论文

分类: 【原创】论文散文
作者:姚国友

         中国书法艺术兴始于我们汉字最早成型的字体,有了汉字初步书写常规就逐步产生了书法艺术。"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最早的作品是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的刻画符号,最早出现在陶器、兽骨、龟甲。可以说,甲骨片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成型的汉字书法。那时候,已经建立了以右为上,从上往下书写的方式和竖为行,横为列的书写规则,开拓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先河,延至今日没有改变。

 

  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是写字,但是写字不都是书法。书法与写字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作者写字时的心情融合,即:“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的使用、艺术技能技巧的绽放和艺术水平的鉴赏与欣赏”。写字是为了记录、传递作者当时所做事情的来由去脉,所说话语的所为何故,把当时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告诉家人、同伴、世者,是以传记现实,传承后世为目的;书法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当时的情感按着汉字书写规则、理论常识和布局章法,借用毛笔、宣纸、砚墨、书案等工具,将内心世界丰富情感,融合于品行仁德、学问见识文化底蕴之中,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变化无穷的技能、技巧、风格、特点化为自己欣赏审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其实,作者呈现出来的这一书法作品,就是书法本人品德素质、文化底蕴的厚度。“先做人,后成书” 书品见人品”人德智华成书风。”就是这个道理。“诗的功夫在诗外”,同样“书的功夫亦在书外。”

  学书法首先要懂得握笔姿势、书写姿态,如:坐姿、站姿、蹲姿等,且得其要领与精髓;接着要了解笔、墨、纸、砚有关常识,掌握其特点、规律与习性,然后,要学习研究古人先贤在书法领域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作、书法理论、书法常识、临帖、背帖,研究各个时期书法大家用笔、用墨、章法之要理与精华,最后,深入研究古人、先贤书法各种字体共同问题和差异问题细节微妙之精华,从而找到支点;从共同问题中发现个体特色,从个体特色中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从千丝万缕联系中发现差别,在千差万别中找到内在联系.....反复无穷的研究与探索是书者一生永恒不懈的追求。学习书法旨在掌握要领、领悟实质、吸取精髓与精华;重在自身不断认识、不断发现、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贵在继承、发展与创新。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提高的目的在于继承与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创新!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主题。

  创新,不是所有人的随意行为,它是书法的高级阶段,也是书法者最终目的。书法艺术其实与世界万物发展规律是一样的。中国有句俗话:“少壮努力老大成。”一年四季也是如斯:春种,夏管,秋收,冬藏。春天的果实长得再大,再圆满,再碧绿,再诱人,但是它没有成熟,只能到了秋季成熟的季节方能采摘食用。人生也是这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书法家也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目前在书法领域创新的书体、创新的作品随处可见,甚至,怪书、丑书、蟹爪书、印刷体、展览体......层出不穷,眼花缭乱。各种形式的炒作、速成,都不是自然生成的种子,而是拔苗助长腹空皮光的“萎”,就是春天嫩生涩苦圆满的碧果强行采摘打蜡抛光催促上市的。任何事情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才是常态。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发展的产物。昨天,我在一个圈子里偶尔看到了一幅书法作品,勾画了一顶重量十足的帽子,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就赶紧打开先睹为快吧!打开后,让我激动不已,令人啼笑皆非。于是,我心潮澎湃、满腹的话涌上心头。如此书法说句心里公正实在的话,应该是写字,不是书法。在真正意义上的写字还需要加以改正,因为,写字小学一二年级最初步的要求是:横画一般式:是左低右高,竖画要垂直,这是上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课写字老师最起码的要求。可是,这位大师在写一个字几个横画时,故意东倒西歪且角度反差甚大,其他笔画也是如此,都是远离规范笔画、结构。他以为,这样笔画书写不同于一般,结构安排一反常态,就会给人一个全新的感觉。是的,不错!这样,的确给了读者一个一反常态“全新”的感觉,但是,不是新奇、新颖、新美!而是,一种违背美学原理很不舒服那种新见拙丑的感觉!

  其实,目前书法界如此作品不是这位先生一例,五花八门,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状况的作品呢?原因是有些作者为了盲目求创新,急切求变化,快速寻捷径,是杀鸡取卵、口渴掘井的行为。世界上的捷径在哪里呢?在弯路走尽的那一端,在辛勤汗水长河的彼岸!捷径就是勤奋的苦路,捷径就是艰辛陡峭的崖“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捷径最好的答案!是的,创新、变化的初衷是对的,但是,创新,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习古师、领会先贤书法艺术精华之后,在书写反复实践中逐步的若干时间后才慢慢得以实现,必须是经过刻苦认真地临帖,描影、描红、背帖,若干实践,掌握其精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事,而不是急于求成的事。

   是的,书法中讲究:同笔画、同偏旁、同字的变化是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精彩光环!然而,一切变化要符合美的原则这个中轴,而不是随意变化就是美!也绝不是变化得越多、越出奇越美!变化,是一个省略语,准确地说是“符合美的规律进行变化。”离开这个中轴,无论您怎么变化,只有一条:那就是越变越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