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班级的“六字”方针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任工作 |
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经常思索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及初中生年龄特点,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即“爱”、“严”、“细”、“活”、“勤”、“实”六字方针。
一、播种爱心,收获希望
一个班集体的学生差异是很大的,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的爱应该是纯洁的、无私的、高尚的,对学习好、纪律性强、思想进步的学生,我爱护;对后进生我更关注;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我给予“偏爱”。
有个叫王丽的女孩,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的,加上学生的歧视与嘲笑,她母亲就让她辍学了。临走时我看到王丽眼红丝丝的,于是我每天下午放学后就到她家,一边帮他们干活,一边做她母亲工作,这些终于感动了她母亲,王丽又重新回到了学校。让全班女生从生活上照顾她,思想上激励她,学习上帮助她,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倍感班集体的温暖,成绩进步很大。
对于后进生,我在深爱的基础上,总是耐心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以耐心、信心、恒心去换取他们自强、自信、自爱的心,促使其早日进步。
二、爱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严”能督其行
爱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才,就要对他们进行严格教育、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品德修养、行为习惯、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都符合要求。严格不是一味严厉,要做到有理、有力、有序、有度、有情。
转变后进生,应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就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心中有一把衡量自己的尺子。为此,我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我校校规,针对本班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规,使学生在严格的自控和他控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我是违规必究,严而有格,有次上自习课,班长报告说班内两名男同学在打架,我问他俩原因后,让班里学生讨论该不该这样,讨论的结果是不应该为一点小事而互伤和气,他俩听完后都不好意思的笑了,相互道歉。他俩又主动按班规写出了书面说明书。
三、耐心“细”致,循循诱导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首先是全面细致的了解学生,成立学生个人档案。我总是运用调查、谈话、座谈、家访等多种手段,将学生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习惯爱好、个性特长和不良习惯全部记录在案,并做好归类和建档工作。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对智力因素较差型的学生,则要求其他教师对其降低难度要求;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慈母情;贫寒型的给予救助情;独生子女的指导其建立同学情。这样把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纳入了动态管理之中,以便及时鞭策和鼓励,才能把班级搞活。
四、“活”能施展学生的长处
一个良好的班级不能像一潭死水,班级管理必须体现一个“活”字。中学生求知欲强,但生性活泼好动,班主任在严格管理班级的时候,切记不能压制学生的个性,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激发引导学生良好个性的张扬,激发学生特长的施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班级充满活力。我利用一切机会,如歌咏比赛、书法比赛、口语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班级才能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五、以身作则,“勤”字为本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勤字为本。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大管家。班主任要做到勤到班、勤观察、勤过问、勤记录、勤钻研。深入了解学生,既体现了以身作则,又起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班主任在班里要常说,长往班跑,做到嘴勤、腿勤、手勤、脑勤,这样的班主任才能象梭子一样,一道道编织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六、务“实”进取,积极向上
(一)班级管理要实。
班级管理重在务实,贵在落实。学习交流、班规班风,对班主任的要求乃至班主任自身应该做到的必须贯彻落实,否则令行不止,积极作用达不到,甚至产生负效应,班级管理的条条块块,看似小事,实是大事,所以必须落实到位。一般来说,定期或不定期把班级和个人的各方面情况做一总结,好的表扬,发扬光大;差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严厉指出,督促改正。还要和学校,各课任教师结合起来,共同承担其落实的重任,这样学生感到老师不是说说而已,所指定的制度不是“花架子”,久而久之,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逐步改变,整个集体就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向心力、凝聚力自然形成,班级管理的目标也就很容易实现。
(二)班主任素质要实。
班主任应博学多才,具有高尚的师德、超群的业务水平,多才多艺或一技之长都能受到学生的崇拜,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星”,为此,班主任要刻苦钻研,探求、摸索、涉猎《河南教育》、《班主任工作论坛》、《魏书生工作经验》、《中学生教育学》、《中学生心理学》等。
总之,班主任工作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管与放的结合、爱与严的统一、情与理的相融。坚持“爱”、“严”、“细”、“勤”、“实”、“活”这六字方针,成功的扮演了爸爸的脸、妈妈的心、奶奶的嘴这一角色,使班主任这项工作干的轻松、干的快乐、干出成效。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9568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