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技巧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
分类: 教学研究 |
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才能实现这一飞跃。当学生真正体会到提问的成功感觉时,他们的学习也就成了一种乐趣。当然了提问还包括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教科书,挑战权威。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理而在于教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用心呵护和敞亮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灵魂。 不懂就问、学会求助。
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经过独立思考,确实解决不了的,可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小组合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哪是积极矛盾,哪是消极矛盾。对积极的矛盾我们可以耐心的等待,而对消极矛盾则需要及时化解,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因此不能把批评搞成人身攻击,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损学生的尊严。批评时要就事论事,不要让人感觉对他有成见,产生抵触情绪。批评者要采取善意的批评,具体告诉被批评者到底什么地方错了,让他们明白你对这项过错的感受,指明应该如何改正才能保证小组合作顺利进行。
小组合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哪是积极矛盾,哪是消极矛盾。对积极的矛盾我们可以耐心的等待,而对消极矛盾则需要及时化解,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但是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因此不能把批评搞成人身攻击,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损学生的尊严。批评时要就事论事,不要让人感觉对他有成见,产生抵触情绪。批评者要采取善意的批评,具体告诉被批评者到底什么地方错了,让他们明白你对这项过错的感受,指明应该如何改正才能保证小组合作顺利进行。
一天下午的生物实验课上,当王老师向其他同学询问检查情况时,二五班的赵梅竟委屈得号啕大哭,并且边哭边喊:“好同学也是人,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替你检查别人的。这对我们不公平!”
王老师当时愣了,心想:天啊!这是赵梅吗?十天前因为生物竞赛辅导没被选拔上,她来找王老师说自己在初一时因病落下一部分课,想通过参加竞赛辅导中考前提提成绩。看她态度非常诚恳,王老师二话没说就让她参加辅导了。这时她怎么没说对其他同学不公平。再一想,自己确实没有考虑过公平问题,其他同学会不会也有这种想法,只是碍于老师的颜面,没有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对这件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下一节生物课时,王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她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故事。高中时帮一位同学讲解一道几何题,无意中改变了这位同学的一生。这位曾经受过帮助的同学,十几年来却时时铭记在心。看到自己无意中的一点点帮助竟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她也特别欣慰。当然,作为助人者,我们不能祈求别人的回报,但是受助者只要有了一颗感激之心,在别人需要时他同样会伸出援助之手。这不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随后王老师让同学们以:“帮助别人学习一定会影响自己的成绩么?”为主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大家各抒己见,开始时多数人认为不会影响,少数人觉得会使自己成绩下降。但随着交流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思想激烈碰撞,在碰撞中真理越辩越明。随后大家达成共识,检查别人学习不会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相反,在检查和讲解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路会越来越明晰。最后大家一直认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时,赵梅满脸通红的站起来,跟我说:“王老师,以后我还是检查李凯吧!以前,我老怕检查他浪费精力,自己在班级的成绩会受到影响,通过今天的讨论让我懂得了合作才能共赢。” 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十六个大字,结束了本专题的讨论。
小组自治、促进自律合作学习改变了师生的角色。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进而变成学生合作的伙伴,学生中的首席。我们的职责不再是直接的监督者,要学生丝毫不差的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也不再需要指出和更正每一个错误。相反自主权可以交给学生或小组。他们有保证完成任务的职责,也有制造错误、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权利。我们不要刻意关注小组活动中受到的挫折,而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更加自律。小组长有权制定本组的组规,并经本组同学通过,在组内实施。当发现组内同学违反组规时,小组长有权进行处理。可以让其按时写出自我反省书,请小组成员监督执行。也可做一件好事抵消其错误。组长本着激励为主的宗旨,定期向教师和家长汇报本组同学的课堂表现,并与家长一起规划每个同学的发展方向。合作学习的课堂,应该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真正放得开,收得起,做到游刃有余。当发现学生的讨论偏离了方向而想要干预时,我们可以提问问题激励他们思考或用婉转的语言加以提示。对小组已做工作进行反馈;并指出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鼓励学生应用特定的合作技巧;解决地位不同问题;促进学生对所作工作进行自评和反馈。切忌对学生的发言当头一棒,戛然而止,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小组自治、促进自律
合作学习改变了师生的角色。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进而变成学生合作的伙伴,学生中的首席。我们的职责不再是直接的监督者,要学生丝毫不差的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也不再需要指出和更正每一个错误。相反自主权可以交给学生或小组。他们有保证完成任务的职责,也有制造错误、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权利。我们不要刻意关注小组活动中受到的挫折,而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更加自律。小组长有权制定本组的组规,并经本组同学通过,在组内实施。当发现组内同学违反组规时,小组长有权进行处理。可以让其按时写出自我反省书,请小组成员监督执行。也可做一件好事抵消其错误。组长本着激励为主的宗旨,定期向教师和家长汇报本组同学的课堂表现,并与家长一起规划每个同学的发展方向。
合作学习的课堂,应该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教师要学会驾驭课堂,真正放得开,收得起,做到游刃有余。当发现学生的讨论偏离了方向而想要干预时,我们可以提问问题激励他们思考或用婉转的语言加以提示。对小组已做工作进行反馈;并指出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鼓励学生应用特定的合作技巧;解决地位不同问题;促进学生对所作工作进行自评和反馈。切忌对学生的发言当头一棒,戛然而止,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文章评论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俗话说,不耻下问,作为学生首先要敢问。即克服自卑心理,大胆提问。张载曾说:“人多耻于下问,假使今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只要能从别人的回答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就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再者要会问。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其寓意是提问要由易到难。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提问的技巧。提问时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要让对方明白你哪里不懂或不会,好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求助时态度要真诚,做到虚心有礼,略微欠欠身,眼睛注视对方。接受帮助后,应肯定对方对你的帮助并表示感谢。如经对方解释仍不明白,不要不懂装懂,可坦率地要求对方换种方式讲解或演示,直至真会为止。
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才能实现这一飞跃。当学生真正体会到提问的成功感觉时,他们的学习也就成了一种乐趣。当然了提问还包括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教科书,挑战权威。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用心呵护和敞亮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灵魂。
当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小组就是一个大家庭,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荣辱与共和睦相处后。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优秀的组员为了赶进度,急于求成,想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中取胜。往往在别的组员求助时,不是耐心的帮助讲解,分析他们发生困难的原因,找出帮助解决的恰当方法尽可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而是急于求成,一手包办代替了对方的学习活动。这就无形中剥夺了弱势学生的学习权利,更谈不上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了。这时需要教师适当布置一些需要多种能力和多种学习形式综合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例如:写作、说、唱、表演、绘画、模型制作、逻辑推理、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等方面,每个学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他们或多或少在某一领域都有可能帮助别人或被帮助。 帮助别人并不意味着代替别人去做
当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小组就是一个大家庭,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荣辱与共和睦相处后。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优秀的组员为了赶进度,急于求成,想在与其他小组的竞争中取胜。往往在别的组员求助时,不是耐心的帮助讲解,分析他们发生困难的原因,找出帮助解决的恰当方法尽可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而是急于求成,一手包办代替了对方的学习活动。这就无形中剥夺了弱势学生的学习权利,更谈不上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了。这时需要教师适当布置一些需要多种能力和多种学习形式综合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例如:写作、说、唱、表演、绘画、模型制作、逻辑推理、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等方面,每个学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他们或多或少在某一领域都有可能帮助别人或被帮助。
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根据内容需要老师采取当堂预习、当堂交流的方式。老师把提纲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生自学15分钟时间,找出不会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看同学们讲的讲听得听,各自在书上圈圈点点,都非常投入。随后教师趁机把需要展示的内容归纳成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一是用语言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用彩笔表示出血液成份的变化过程。二是用彩图画出两条循环路线,并标出起点、终点、血流方向、血液成份的改变过程。为了实施展示的监督检查作用,最后老师点名让每组的第四名上台展示。代表们写的画的画,台下的同学要同时完成两道题。二组的小娜跑上来画图,不一会儿别组同学跑来检举,“老师,二组不该小娜展示,他们组的第四名是李磊,而小娜是第二名上来替他,你说该他们组该不该扣分?”为促进学生把帮扶工作落在实处,还其它组一个公道,老师毫不犹豫地说:“二组同学违反展示规则,扣掉2分,以示警告。”二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换上了李磊。
(来源:枫叶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