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更加有效的落实课堂的有效性

(2018-03-04 20:40:17)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枣庄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暨优质课评选讲课活动十分有幸在我们立新小学举行,每节课短短的35分钟25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怎样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更充分的学习到知识,同时还要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更好的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如何更加有效的落实课堂的有效性

一、真挚的情感永远让人觉得美、让人感动。

听着教师们精彩的课堂语言,感受着学生们的精彩回答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完美配合,我想这非事一日之功,(1)教师要想上好课首先要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中,(2)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的挖掘转化到老师对课的设计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3)如何把一句简单的话说的让学生明白、清楚,如何把复杂的话说的简单,(4)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知道、了解老师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们做什么的。但是要做到这几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师要花费的不仅仅是时间去设计、去尝试,更多的是要教师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上,感受学生的思想、体会学生的情感,真正是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系统构建,才能理清教学的脉络,不致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

“要给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名称职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优秀的教学素质,灵活的教育应变机制,这样才能游刃于学生中间而不脱离学生,掌握学生的动向而不急功近利,先学生之前,向学生之前而又自然的淋漓于课堂之上。我们现在是知识的年代,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教师自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把握时代的脉络,掌握先进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把最前沿的知识用最条理、最清晰的语言,让学生融会贯通与课堂上并把它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最简单的例子:老师要想让学生做一件事情,首先你要将你的意思传达清楚,让学生有一个目的和标准,让学生明确的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该怎样做?”,所以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紧跟时代,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听课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1、只要孩子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对其进行鼓励。“你真棒”“你是最勇敢的”“你的眼睛真亮”“你的声音真洪亮” “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收集的资料很有价值”这些表扬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并且多数老师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奖励,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2、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抛出问题前要想一想这个问题会在学生心中引起多大的共鸣。

四、参透教材,读懂教材,感悟教材。

这次活动评委们提的最多的就是“参透教材,读懂教材,感悟教材”,可见教材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我们上课的基础,试想一个没有基础的建筑能否长久?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有抓住了教材的内容,把握好教材的尺度,好好的研究、分析、利用好教材,同时也不是说我们就一定要完全照搬教材,付主任说得好“只要你觉得你的创设比教材的好,你就大胆的用,如果不如教材的好,还是利用教材资源”因为教材都是我们最有经验的专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才确定下来的。并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教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而不是我们为教材忙,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教学目的。

五、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孟丹老师是用魔术作为教材起点,孙英老师利用《喜洋洋和灰太狼》为知识背景,这些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又如一位老师在讲授《去游乐场》这一课,他从喜洋洋游乐场要开业为起点,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按照生活规律一点一点的在游乐场的活动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而这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是这次优质课一个亮点。

活动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最佳形式,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活动被区别为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这两种活动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是哪一种活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都很关键,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1、操作目的要明确,2、操作时机要恰当,3、操作方法要开放。合作学习应注意:1、合作交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2、要分工明确,并且要加强互助性,3、要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和想象空间,4、老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质疑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在参与活动中,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评价和自我反思,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问的过程中,思路自然而然就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得到了提高,真实的再现了课堂上学生的魅力!

七、过于重视预案设计,而忽视了课堂上知识的真实生成。

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上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需要教师用条理和耐心来让他们开出更加美丽的花。预设多,生成少,课堂失去了它应有的活力与弹性。学生不再是学生,他们乖巧的成了教师表演的配合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和老师一起思考;教师要讲的拙一些,让教师能跟着学生一起思考。但是我们教师在实际上课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让学生中闪光的智慧流失。比如宋磊老师的《什么事周长》,当出示情境图后老师说“小蚂蚁在做什么呢?”第一个学生就说“围树叶的周长跑了一圈”而此时教师就没有抓住这个信息,而是让其他的学生继续说下去,我想如果教师能多注意一下,听到学生说“周长”就明确的告诉学生“他刚才提到了一个词,这个词比较新鲜,刚才谁听的最仔细?听出来了”这样不是很自认的就把周长出示了,而且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这笔教师再次重复的让学生去说,效果会好的多。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这次的有效教学观摩研讨确是让我学到了许多。

1)教师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的抛出,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出示的问题往往是需要学生来回答的,但是教师的问题不能太随意,要有价值,这样学生的而回答才能有意义。

2)要把握好数学文化介入的时间。

数学文化是对这节课有关的知识进行拓展,他可以是相关的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的深化,还可以是对以后知识的一个提前预设。这样教师要掌握好数学文化的介入时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领悟。

3)教师上课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

我们上课不仅要重视可课堂上知识的形成,对于学习的知识还要进行广度上和宽度上的深化。广度上就是说我们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现有的知识,还要对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行一个相应的补充。深度就是让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知识的程度,还要通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领悟,还要适当的加深学生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深化学生的理解和领悟。

4)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教师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哪怕极其微弱的信号,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处理,会使你的教学活动更和谐、愉快、有效。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孩子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

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连续的、持续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思考发言的时候要耐心的去倾听。

5)课件和多媒体体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同时要思考如果没有了他们我们的课该怎样去上?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我们应该怎样继续我们的课?

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高质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他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机遇,这都是学生通向成功的钥匙之一。让多媒体在教学中体现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和教学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听觉能力能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能化难为易。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会让课堂教学效果更优化。

6)教师精彩的评价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对学生评价性的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这段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重要。的确,有时候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尽管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但却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不可挽回的后果。

给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是说激励性的评价是停留在口头或在需要做时才做的一种点缀,而是需要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已成为不需要教师刻意去提醒自己做的时候,新课程所倡导的民主教育思想才算是真正深入到了我们的教育之中。

通过这次听课,我的确开阔了视野,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向那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同时我也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怎样让我的课堂效率更高?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取得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