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21世纪是社会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更光荣、更艰巨的使命,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合格人才,只有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水平,向科研要效益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永远领先于先进行列之中,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阻挡的一大趋势。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在科研中求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才能使教育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现结合专业成长经历,粗浅地谈一下感悟与体会。
教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科研”二字十几年前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那么深奥,而今它已成为我的知已,成为我教育教学的法宝。使我在工作中充满活力;使我明白了成功的道理和失败的原因;使我更具热情、远见和行动,促使我不断地成长起来。
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钱伟长说“学习是终身的职业。在学习的道路上,谁想停下来就要落伍。”不断学习,成了我开辟教育科研之路的有力武器。每学年我都订阅《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多种杂志,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热点问题和最鲜活理论及实践。专业的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渐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也随之得到了转变。
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购买和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著,并做了大量的笔记。还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不断充实自己,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必将成为教育科研的有利武器。我为此自学了多种多媒体制作平台,为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随着课题研究及学习的不断深入,我掌握了主体教育,创新教育及多元智能等理论。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教育思想,并指导我的教学工作,成为我参加教科研的内驱力。
在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探索过程中,我的教科研意识有了质的飞跃。使我逐渐无惧教育科研工作的烦累,变得更加热爱教育科研工作。
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科研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作为教研组长,只重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显然不是一名合格的组长。于是我带动本组老师和我一起热爱语文教学,共同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我们采取群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两次集体学习、座谈、交流学习心得,检查学习笔记、读书卡片,并布置学习任务及下一次讨论题。
我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与教师谈话,了解教学中存在的疑难。走进课堂听课、诊课、议课。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他们急需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上好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研究分析,向专家请教: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样教?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马卡连柯曾指出:“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我力求在语文组范围内,甚至在所有教师中,建立这样的集体,使教师得到关怀、帮助、熏陶和提携。在我们充满科研、团结向上的集体中,青年教师的道德素质、教育教学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我们的青年教师:相彬、于光荣、刘相菊、丁静老师,一年中他们经历三次评估,互相交流每一个经验,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同时,我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如:教态、语言、问题的创设等等。他们现在已成为青年教师的佼佼者。区语文教研员这样说:“从相彬老师的授课中可以看出她真是钻研进去了,进步幅度太大了,真是今非昔比呀!”她为了今天,付出了多少个带灯的夜晚;而她一个人的成功,又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啊!
青年教师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李老师,你什么时候来听听我的课?”“李老师,你看我这篇论文怎么样?”我听到这样的请求,感到非常高兴。我会把我的经验告诉给他们,我会挤时间一次又一次地去听课,我会为他们论文中的某一现象查找资料。为他们做了这一切,我感到疲惫,但我更加感到欣慰。
三、关山初度,路犹长
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不只是读读教育科研专著,看看教育科研文章,写写论文,而是要运用科学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教育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教育科研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第一线广大的教师才是主力军。
于是开始了点滴的尝试,2009年7月,撰写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教学案例,在全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案例评选中获贰等奖。2010年5月,撰写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到“三境”》教学论文,在《语文学习报》发表。这只是一点心得,零碎地写一些案例、总结、论文,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科研。
直到2010年,在市区教研室有关领导和一些课题研究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参与并实验了山东省教育科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才算是真正开始了教育科研。课题主要研究:①学案导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的选择、作业设计等,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总纲,以语文课本为主线,以本校学生可接受水平为标准,按教学计划设计编写的一套教路、学路、作业设计等内容的学习方案的研究。②学案导学实施策略的研究,主要是指对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运用等策略的研究。③学案导学反思策略的研究,主要是指对教学案例、教后反思、教学小记、教前反思等的研究。
2012年12月该课题,通过了专家的评审,顺利结题。(编号:2010JZ052),通过这次课题研究的尝试,熟悉了课题研究的操作过程,积累了研究经验。
有了这次经验,更加深了我对课题研究的热爱。我感到值得探讨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2014年8月,课题成果《学案导学在初中语文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岚山区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编号:JB2013-3-6-2)。2014年9月,申报的《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课题,被日照市教科研中心列为2014年度日照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PT2014118)。2014年9月申报的《挖掘乡土资源,研发卓越课程》课题,被市教科所列为2014年度新教育实验专项课题。(编号:XJYZX2014024)。
在课题的研究中,不断摸索前进,感到乐趣无穷。不但教研有成果,教学也有成绩,任教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教学生在各类演讲、朗诵、写作等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我辅导的七年级学生张传苗的作文《感悟成长》,在首届“读者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而我自己撰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级获奖。2013年6月,撰写的《新课程标准的困惑及解答》教学论文,在“山东省中小学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壹等奖。在我的带动和指导下,教师们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校的教研氛围开始逐渐浓厚。
有了教科研部门科学引领,为学校的发展、教师成长营造了和谐的教育科研氛围,正是有了这样的环境,我和我的团队才有了今天的成长。教育科研工作无止境,在教育科研这条幸福路上,唯有播种,才有收获;教育科研将永远伴我一路风雨,一路泥泞,一路吟唱,一路成长。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7886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