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017-09-05 07:00:00)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教师良好素质的―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wbr>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一、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正常、情绪正常、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等几方面。教师的劳动是教师以其德、识、才、学作用于学生,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积极、欢乐的情绪,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做情感的主人;统一、协调的行为,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自尊、自爱、尊重他人,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反应及时、敏捷。而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更加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交流,同时更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同。正因为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超出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教师必须承受来自社会、家长、学生以及教师行为和角色矛盾等方面的沉重的心理压力。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成长的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产生的一种高级需要,既有认知需要也有情感需要,其最高境界就是自我实现,是自我价值的尊重与承认,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在社会行动的职业行为中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的过程。教师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部条件的保障实现职业理想,满足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现实中教师的成长需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合理的满足,多元化的教育思潮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和体制的多变,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要扮演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需要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打交道;同时,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检查、对付考试,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现出:职业满意度低;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社会适应不良;焦虑不安或压抑等消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上长期严重的不健康状况,可以通过神经生理机制、内分泌机制等损伤机体的功能,导致身心耗竭,生理异常甚至病态,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等等,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生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语言,设计教学环节;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在不知不觉中观察模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心理诉求,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们也会自私、偏激,忘记了做人的坦诚与大度。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四、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一)教师应重视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欲望有五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欲望是自我实现。为此教师应该重视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1.归位自己的职业。一个教师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激情,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悦纳自己的一切,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2.加强身心健康防卫。健康的身体是事业成功、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全方位地保健自己,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人际关系的改善、愉悦的心情。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做自我情绪的主人。

  3.养成良好的性格。教师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自信心、认真负责的态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精神。豁达干练的教师使学生学会果断、大度地处理一些事情;热情、大方的教师使学生学会合作与助人;勇敢、坚毅的教师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克服成长中的困难。

  4.发扬气质的积极面。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和动力特征,每一类型的气质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在教育教学中,胆汁质的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自信和热情,用自己的坦诚影响学生,但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多血质的教师应用自己开朗的性格感染学生,让学生乐观地对待人生,但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喜怒无常;粘液质的教师应让学生感受踏实稳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但要注意辩证地看待事物,不可过分死板固执;抑郁质的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细腻深沉的情感,但要注意把握细致的程度。

  (二)学校提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条件

  1.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性、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等等。

  2.满足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学校管理者应尽量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的合理需要,协调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民主管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提供开放成长的空间。构建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对不同需求的教师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分层管理,整体推进;分别深入,重点培养;利用资源,内练外培等,为教师创设成长的空间。

  (三)社会营造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要适当,让家长、社会正确认识子女成才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并在经济待遇、政治地位上要加大落实力度,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让教师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37374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