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盘H股指数基金的定投:中规中矩,再接再厉

(2017-04-05 21:14:49)
标签:

杂谈

​​

​说个悲伤的消息[哭泣]~今天收盘后,H股指数已经进入正常估值了,估值表在文章后面(一方面因为港股最近一年的牛市,另一方面因为H股指数中强周期性行业盈利大幅下滑被动提升估值)。

最近一段时间H股强周期性行业成份股年报更新比较多,例如中国银河、海通证券、中国石油,净利润都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强周期性行业的盈利大幅下滑推动了H股指数估值回归。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划分低估区域的时候也考虑了这一点。再加上国内投资H股还需要多交分红税等费用,所以H股指数在最近一年多大涨41%后,进入了9PE以上正常估值。

从15年底开始定投,到17年4月份进入正常估值,我们在H股指数低估区域定投了一年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投资收益。按照以往的惯例,给自己的投资思路来做个复盘,供大家参考一下。


投资H股指数之前的思考


时间退回到15年9月份。

15年年中的时候A股和港股已经没有低估指数基金可供投资,小盘股估值更是涨到了天上。6月份开始股灾,A股的牛市刚结束不久,但接连两个股灾把投资者都打蒙了。港股也跟随下跌。

在15年9月份之前我没有投资过港股:港股07年-12年不算低估;13-14年虽然便宜,但同期国内的A股比港股便宜很多很多,明显A股更超值;15年上半年牛市也不低估。一直到15年9月份港股才算进入了低估区域,并且比同期A股还便宜。

开始投资港股的时候有两个工具可供选择:H股指数和恒生指数。理论上恒生指数覆盖范围更广一些,不过对香港本地股没有太多信心,加上国内H股指数相关衍生品更多,所以没有考虑恒生,选择了主营业务在内地公司比较多的H股指数。

H股指数是投资在香港上市的、主营业务在内地的规模最大的40家企业。严格说H股指数的缺点非常多,简直是一抓一大把:大多数是金融股、主要是大盘蓝筹股为主缺少中小盘股、周期性行业占比高(除了金融,石油类也是H股指数的重要行业之一)、指数背后公司的盈利还在下滑。它是一个质量一般般的指数。

不过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便宜。

2015年9月份的时候,H股指数的市净率不到0.9,创下了2003年以来最低估值;市盈率也处于历史最低区域。可以说是非常的便宜。(下图是在2015年9月份的时候看H股指数的历史市净率估值,已经是03年以来最低值)

https://xqimg.imedao.com/15b3e239d6a26053fe03c3b4.png!custom660.jpg


所以H股指数就变成了一个“质量一般但特别便宜”的品种。如何把这个品种的收益挖掘出来呢?


制定H股指数的投资策略


我从15年7-8月份试探的定投了2笔,期间研究了很多H股指数的资料,决定开始定投它。

国内当时定投H股指数的主要工具有两个:H股ETF和H股B。另外场外也有几只H股指数基金。

H股ETF介绍过很多次,这是场内最大的一只港股指数基金,也是投资H股指数很好的选择。

H股B是一个加杠杆的分级B,不过它是一只很特殊的没有下折的分级B,风险比一半的分级B低很多。


我投资H股指数仍然是以定投为主。主要是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投H股ETF(15年9月-15年底)


刚开始定投之后H股指数继续下跌,而且下跌速度很快(H股ETF从1.135下跌到0.964)。主要是股灾后的影响。不过这种快速下跌反而是很喜欢看到的,因为背后公司的盈利能力绝对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大幅下滑,所以这种短期大幅下滑更多的是恐慌导致的。H股指数市净率跌倒不足0.9,绝对的低估。

https://xqimg.imedao.com/15b3e25789e26513fcb99637.png!custom660.jpg


第二阶段:定投H股B(16年初-16年7月)


本来觉得H股指数大约跌到0.9倍市净率,6.6倍市盈率就已经很便宜了。但A股16年初出台了熔断政策,结果引发了第三轮股灾。一个月的时间里,H股ETF暴跌近20%,最低跌到了0.8元。

https://xqimg.imedao.com/15b3e25e8ec26103fe95aa3b.png!custom660.jpg

这段时间里比较难熬,我坚信它是低估的继续加仓,不过当时网上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批判港股,说港股药丸、香港已废。这些闲言碎语我当然是一概不理的。16年2月份的时候H股指数的市盈率只有5点几倍,股息率接近6%,市净率0.7倍。已经是它有史以来最便宜的估值,也是A股港股最便宜指数。

不过有个问题,我把手里所有闲钱都投进去了,仍然觉得没买够。于是盯上了H股B这个带杠杆又没有下折的品种。

分级B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品种,它不是指数基金。几乎所有的分级B都不适合长期持有,只适合短期里投资。有下折的分级B风险十分巨大,难度比投资指数基金高很多。所以只有一些极特殊的条件下才适合投资分级B。刚开始接触基金的朋友不建议碰触分级B。

最后确定了在7PE以下用它代替H股ETF。因为7PE以下H股B的分红等收益基本可以覆盖,并且最重要的是,H股指数在7PE以下这种特别低估的估值段,持续时间是很短的,短期用分级B来投资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一方面我转为定投H股B,另一方面把我手里持有的H股ETF也分批转换成H股B。

H股指数2月份达到最低估值后,就开始了这一轮的牛市上涨。到8月份重新回到7PE以上。

这段时间里,H股指数估值从5.X涨到7PE,H股ETF从0.8元涨到接近1元,上涨25%;H股B从0.559涨到0.75,上涨34%。


第三阶段:将H股B换回H股ETF,继续定投至今(16年8月至今)


回到7PE之后我把H股B全部换回了H股ETF。因为H股B毕竟风险较大,不适合长期持有,我觉得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国内经济还没有明显的恢复,未来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选择普通的指数基金更加稳妥。

https://xqimg.imedao.com/15b3e281ff926183fe24aeac.png!custom660.jpg


之后的事情是我没想到的。特朗普当选后美股港股一路牛,17年1季度甚至是港股10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季度。持有H股ETF也算盈利不少,这段时间里H股ETF继续上涨了17%。

加上16年强周期性的券商、保险、石油股盈利大幅下滑,推动估值被动提升。到17年4月份,H股指数已经恢复了正常估值。

期间通过定投、轮动等技巧,在低估区域的H股指数基金上共获得约38%的总收益。基本坚持完成了定投操作,中规中矩,还是比较满意的~即使是不用这些复杂的操作,这段时间里单纯的定投H股ETF,收益也是很不错的。当然H股指数只是回复了正常估值,距离高估还很远。



这段时间里的操作学到了什么


1.对指数的理解是一部分,对具体品种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2.H股指数的衍生品非常多。有H股指数基金,有H股B这种分级B。还有跟它很相似的上证50、美股的FXI、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灵活应用衍生品,收益率会大幅提升。

3.H股指数回到正常估值,一方面是H股指数的上涨(16年以来上涨40%),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背后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H股指数成份股中强周期性行业比较多,像中石油,因为油价低位徘徊,16年净利润大幅下滑70%,这就会导致H股指数的估值被动提升。经济还处于周期底部,所以H股指数的盈利还在下滑中,不过每年幅度不大。在划分低估值区域的时候,我考虑了这一点。所以H股指数到9PE基本就恢复正常了。

4.H股指数的估值跟宏观经济高度相关。H股指数的市净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高达91%,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之前,H股指数很难有特别大的牛市。所以想在H股指数上获得高收益,要注意估值和品种等的应用,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之后对H股指数的操作

会暂停定投,但继续持有已经有的H股ETF,除非出现两个情况


1.H股指数进入高估

H股指数只是刚刚从低估恢复到正常估值,最大的涨幅还远没有来临。如果未来出现高估才会卖出。不过高估往往发生在牛市,而H股指数牛熊市跟宏观经济相关性比较高,除非宏观经济重新回到景气周期,否则很难短期出现牛市高估。国家刚刚推出了雄安新区,还是有大干一场的决心的,拭目以待。

2.出现明显比H股指数估值低很多、未来收益更好的指数基金品种

不过持有期间,如果有明显比H股指数便宜很多的品种,也会考虑换过去。即使H股指数处于低估或正常估值。

例如13-14年的时候,国内的红利指数基金,估值比同期H股低近30%。很明显这段时间里红利的投资价值远远高于H股指数。如果未来也发生类似的情况,也会换过去的。

这种操作略复杂一些,建立在对不同品种投资价值的理解上。不过这个切换,只做1也会收益不错的。


总结


H股指数进入了正常估值,后面重心会转移回国内的低估品种。

目前我的持仓,中证红利最多,其次是H股,再次是上证红利。另外还有比较少量的红利机会、养老、基本面50。中证红利和H股指数都是定投了一年多进入了正常估值,持有不再定投,等待后面再出现机会。幸好最近半年还有一些新品种像红利机会等补充进来。目前仍然处于低估的品种,像红利等指数,其未来收益的潜力丝毫不亚于H股指数基金。

另外还有很多品种像券商、养老、消费等处于正常偏低,也有机会进入低估。加上美股还在加息周期,利率上升会给房地产、债券等其他资产大类也带来不错的机会。所以并不担心未来没的买。

https://xqimg.imedao.com/15b3e30e4c526263fea2de61.png!custom660.jpg


https://xqimg.imedao.com/15b3e30f0d426753fe51d339.png!custom660.jpg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