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写平凡人
传播正能量
——在《王真回忆录》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3年2月23日)
冯春晖
各位前辈、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王真先生的回忆录举行座谈交流,在此,作为本书作者,我对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感谢,也期待大家对这本册子提出批评建议,以使其更趋完善!
十几年前我在甘肃省西和县委报道组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时就熟知王真先生,对其在西和糖酒副食公司的工作业绩比较了解。我记得曾经也采写过他们公司的新闻,那些新闻稿件也散见于《陇南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报刊。2019年,恰逢西和糖酒副食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庆典,我又与王真先生有了接触,往后与他的交往就比较频繁了。
2022年春天,在一次与王真先生的聊天中得知,他一直有个“心病”,即想出一本书,全面地记叙几代人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把他在商业领域摸爬滚打的心路历程用文字记录出来,一则让后代从中铭记一种精神,以期能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一则感恩社会人生。听到他的想法后,我当即表示支持,并承诺我构思一下了答复他。后来,他给我捎来了一些资料,看了资料后,我的思路比较清晰起来,当即草拟了提纲,发给他,他表示赞成。之后,我们在一次座谈后就开始了写作。通过近半年的努力,这本书基本就成型了,现在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俗话说“丑媳妇不怕见公婆”,希望大家对这本书多提意见!
《王真回忆录》全书大约10万多字,总共由二十章组成,选图片90多幅,图文并茂。其中第一章到第五章,主要记叙了西和县长道镇西团村王氏一族中王真先祖及父亲的故事;第六章起到十九章主要以时间为经线故事为纬线讲述王真先生了求学、生活、创业等人生经历,纵深记录民营企业家王真先生逆境中艰难前行、厚积薄发、搏击商海、锐意进取、开拓前行的成长历程。开篇的“引子”与书末的“感想”相呼应,“引子”写书写该书的缘起,“感想”是一生的心灵独白。该书以自述方式,回溯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岁月,记录时代变迁,也真实再现了西和县糖酒副食有限公司的沧桑巨变。书中还附录了六篇相关文章,作为补充资料。该书是西和县第一部民营企业家的个人回忆录,具有珍贵的史学研究价值。下面,就书的写作我谈三点体会。
1、关于王真的人物特征。王真先生作为共和国第三代人的特征非常鲜明,而且很有代表性。正如魏泽民先生所说,他是个典型的“草根逆袭”!他隐忍、执着、格局大、能吃苦、有经商天赋,不甘于被命运摆布,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在事业上干出了一番成就,是西和县商界奇才之一,难能可贵。王真先生有别与其他商业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有着强烈的文化意识,这才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对文化重要性的认知独特,懂得文化对个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与价值。他的成功正是将文化意识浸润到了商业文化,以开放的视野审视商业文化和环境,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方法经商,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一把“金钥匙”。他随着共和国的和平而出生,伴随着动乱而成长,是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群,他的身上过多地烙上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成长的轨迹。他的青春之歌诞生在一个倡导理想、激情的革命年代,单纯的头脑中,曾昂扬“解放全人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他们一代的青春美丽而畸形,吃过苦、能吃苦、不怕苦,勤劳、节俭、坚强、谦虚,这些都构成了他们生命的本真!他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我们跑步前行!理想远大,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开拓出自己的事业!可以说,王真是共和国第三代人中事业有成的佼佼者,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更多启迪。本书扉页的题记:“无畏风雨,踏平坎坷”,正是我对他的评价。所以,《王真回忆录》在文本叙述之外,也有着诸多研究价值,能留存记忆、传承家风,追忆似水年华,回顾过往生,铭记不可复制的独特人生,感受生命外化的回忆,能让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
2、关于构思等的写作定位。回忆录注重真实、广泛和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感受。真实是指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起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映社会历史的真实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主要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不能平平淡淡地叙述而要有个性。如何在书中真实地表现王真同志呢?我在构思中采取了两方面的手法;一是以第一人称表述;二是力图运用口语化直白的语言叙述手法。口述式的语言,虽然通篇似乎都是“大白话”,这些表现手法,读起来亲切自如,就如他本人在讲述他的过去,他的亲历、亲闻、亲见跃然纸上,给人以沧桑变幻的历史感。所以,纯朴的特色是我构思的主要定位。同时,我在描述事件中,基本遵循原汁原味、自然天然,不拔高、不生硬、不降格。期待这些故事能对其后代儿孙,产生感动与震撼,也能让有幸读到的朋友们陷入沉思,这些往事风雨,这些思想领悟,这些平凡琐霄,这些一路走来的艰辛,是情感的传递与文化的传承,体味生活中的每一滴酸甜苦辣,感恩风雨后的每一份收获,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3、关于叙述中的不完美。本书是按照王真先生口述,由我整理的方式写成的。口述是近年来在比较热门的一个词,在学术界也诞生了口述史研究。口述史被认为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具有严格定义和规范的专门学科。有人评价说,“口述史是围绕着人民而建构起来的历史。它为历史本身带来了活力,也拓宽了历史的范围。它认为英雄不仅可以来自于领袖人物,也可以来自于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们”,“它把历史引入共同体,又从共同体中引出了历史”。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类。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十几年里,我曾也采访过许多人,撰写过通讯与报告文学,但根据口述写回忆录,《王真回忆录》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我觉得,倾听一个人的讲述、仔细地把内容记录下来比较容易,但要揣摩讲述者的心路历程,产生共鸣,并用恰当的文字表述出来就比较难。这里既有年龄代际、时代背景等等因素影响,也有价值取向、情感共振等因素影响,设身处地地体味一个人就更加艰难!好在我与王真先生代际隔膜并不算太大,文化差异不大,他的口述我基本都能领悟。但要深入王真先生的内心,真实感受他的口述情感宣泄却比较难。因此,在本书中,情感表述的深刻细腻上还欠火候,方式还比较单一;有些叙述太过直白等等!期待朋友们能在读完本书之后,提出批评!
《王真回忆录》写了长道镇西团村王氏祖孙三代的故事,但重点是王真的个人奋斗、西和县糖酒副食有限公司的发展赓续,这些都是平凡人物的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后面,印证的是奋斗的艰辛、不懈的努力,是紧跟时代步伐,不甘落伍,永不言败的执着。这些平凡的人物的故事,更能让我们体悟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也更能给予我们启迪与遐思,平凡,亦可彰显正能量!
我真诚地希望读了这本书的朋友们能透过该书,悉心品读大变革时代下一个县级企业搏击市场的激荡岁月,能够聆听感悟王真先生兢兢业业、脚踏实际、锲而不舍、实干兴企、甘于奉献、感恩生活的人生独白,能够从他成功的背影里深度汲取事业发展与成功的智慧光芒,也能对年轻人的成长发展起到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