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御诗 董浩铭圆形砚

分类: 自有藏品 |
http://s8/middle/0063iNldgy6U3iqidrp67&690董浩铭圆形砚" /> 藏宝轩(大量藏品展示及下载网址http://pan.baidu.com/s/1bnjss15尽请收藏)
“乾隆御铭”、“臣董浩”款
质地 端石
拍品状况 完整
该砚圆柱形,上面边沿浮雕双龙相对,中为团寿。砚底浮雕蝠桃纹,寓意福寿双全。砚外壁雕刻山石溪树,茅舍数间,清幽恬静,望之而生山野之趣。图侧刻楷书五绝一首,并有“乾隆御铭”及“臣董浩”款。
砚取端石为质,石色紫黑,手感沉重,触手滑润,雕工精到。砚上刻有乾隆与董浩君臣唱和的诗铭,更大大提高了它的价值。
砚台是文房用品中的研磨用具。文房四宝,砚为其一。汉刘熙《降名?释书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着。端石产自古之端州(今广东肇庆),用端石制作的砚台因石质坚实、细腻、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不损笔而闻名于世,被文人墨客推为众砚之首。且端砚石质优良,雕刻精美。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极言端砚石色之美。
端砚在其制作过程中,不断融入各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形制式样、题材内容、构图纹饰以及雕刻风格都非常讲究,并且与文学、历史、绘画、金石和雕刻融融为一体,为历代人雅士所钟爱。清端砚以器型丰富,雕工精湛着称,此砚正是其中难得的佳品。
董浩(1740-1818),浙江富阳人,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尚书董邦达之子,乾隆年间进士、宫廷画家。他累迁内阁学土,历工、户部侍郎,充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负责修撰《四库全书汇要》,编辑《满洲源流考》、《全唐文》。后擢军机大臣等职,内充国史馆副总裁,监修《高宗实录》。病卒,谥文恭。
质地 端石
拍品状况 完整
该砚圆柱形,上面边沿浮雕双龙相对,中为团寿。砚底浮雕蝠桃纹,寓意福寿双全。砚外壁雕刻山石溪树,茅舍数间,清幽恬静,望之而生山野之趣。图侧刻楷书五绝一首,并有“乾隆御铭”及“臣董浩”款。
砚取端石为质,石色紫黑,手感沉重,触手滑润,雕工精到。砚上刻有乾隆与董浩君臣唱和的诗铭,更大大提高了它的价值。
砚台是文房用品中的研磨用具。文房四宝,砚为其一。汉刘熙《降名?释书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着。端石产自古之端州(今广东肇庆),用端石制作的砚台因石质坚实、细腻、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不损笔而闻名于世,被文人墨客推为众砚之首。且端砚石质优良,雕刻精美。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极言端砚石色之美。
端砚在其制作过程中,不断融入各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形制式样、题材内容、构图纹饰以及雕刻风格都非常讲究,并且与文学、历史、绘画、金石和雕刻融融为一体,为历代人雅士所钟爱。清端砚以器型丰富,雕工精湛着称,此砚正是其中难得的佳品。
董浩(1740-1818),浙江富阳人,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尚书董邦达之子,乾隆年间进士、宫廷画家。他累迁内阁学土,历工、户部侍郎,充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负责修撰《四库全书汇要》,编辑《满洲源流考》、《全唐文》。后擢军机大臣等职,内充国史馆副总裁,监修《高宗实录》。病卒,谥文恭。
前一篇: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
后一篇:老坑翡翠大件 1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