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小学生单词记忆策略研究》  课题论文

(2015-06-12 09:56:58)
标签:

情感

分类: 课题研究

      《提高小学生单词记忆策略研究》  课题论文

小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

 

                   志丹县双河中心小学 高艳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心理特征、遗忘规律、英语单词的读音及拼写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几种记忆单词的方法,并论证了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记忆发展特点 记忆单词方法 遗忘规律

    记忆词汇是英语学习基础。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读和写的能力设定了具体目标,而读和写的目标能否达成取决于学生的词汇量。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词汇量,即在小学五、六年级时完成英语二级学习目标,学习二级所规定的15个话题内的600700个单词。小学生应熟练掌握二级目标所规定的词汇。可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理解能力不够,且以机械记忆为主,加之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母语与英语差异较大,致使有相当多的小学生记忆单词困难。因此,研究英语单词记忆方法,让每位孩子轻松地学习英语,应是每位英语老师的首要任务。

    一、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有意识记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意识记效果赶上无意识记效果,最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的效果,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从记忆方法上说,小学生意义识记正在逐步发展乃至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从识记的内容上说,小学生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对词的抽象记忆也在迅速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在头脑中和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容易记住。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语词量不断增加,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逐渐占优势,所学课本的内容大多是些抽象的词、数字或符号,所以他们的抽象记忆也渐渐地占主导地位。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记忆抽象的材料时,主要还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即形象记忆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根据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心理特点,寻找记忆方法

   “听、看、读、想、说、写”六步法心理学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对象,外部感觉器官参加得越多就认识得越深刻。如果我们在讲课时只是让学生听,那就只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听觉器官被单一用易疲劳,注意力也易分散,因而,感觉的效果也就差了。所以,要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促使多种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参加识记活动,进行多种“联系通道”的综合性的信息传输,从而收到强化信息的作用。在教生词的时候,可以根据单词的拼写特点读音规律,结合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心理特征,寻找记忆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谈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通过韵律、儿歌进行记忆:
  教字母时,有ABC字母歌,这对字母的记忆有很大帮助,教学数字类单词时,有数字歌,教学颜色类单词时,有颜色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自编歌曲或韵律,加强学生的记忆。儿歌通常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巩固所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为新的教学内容作铺垫,起到搭桥引路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对生词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以旧知引入新知,以新知带出旧知,使学生能够通过联想记忆更多的单词。如三年级教学颜色类单词时我编了一段歌词:红色红色red,黄色 黄色yellow,蓝色 蓝色blue…再配上《数鸭子》的曲调。学生很快就达到了听读认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水果类单词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首儿歌: 

  Fruit Song 

  Apple, apple, red and red; 

  Pear, pear, yellow and yellow; 

  Orange, orange, sweet and sweet; 

  Grape, Grape, purple and purple; 

Watermelon, watermelon, round and round; 

  Banana banana like the moon. 

    通过这么几句自编的儿歌,让学生对记忆单词有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产生了移情共鸣。这是一种愉快的情感,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一种重要的健康调节作用。情悦而人心鼓舞,情动而斗志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由此而产生。而且儿歌不需要太多的辅助设备,只要开动脑筋,运用双手就可以完成,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自如应用。儿歌的用词生动、朗朗上口,便于感知、记忆和掌握。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通过检查, 97%的学生掌握了水果类单词。

另外,还可以把比较容易混淆的词组编成顺口溜:叮叮当,闹钟响,get up, get up快起床;背上书包go to school,see you,bye-bye 说再见;赶快回家go home;想要睡觉go to bed;道声晚安good night。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编一些易说易记的韵律或儿歌,还可以让学生在跳皮筋游戏中边做边说。
  2、绘画记词:
  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好动性较强,常常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种爱好,帮助他们记住更多的单词。如:apple、orange、banana、peach、pear,简洁、美观、大方的简笔画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记忆单词的效率。
  3、歌曲记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歌曲不仅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渗入小学英语教学中。这些歌曲有关于水果单词的,也有关于其他名称单词的,学生既可以欣赏优美的儿童歌曲,感受外文歌曲的风味,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或无意地记住歌曲中的生词。
  4、利用实物记忆:
  对于一般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感性思维丰富而理性思维还有待培养和提高,所以对于枯燥的理论,语法等不感兴趣,如教单词时用实物展示法来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bear, monkey, tiger, rabbit…”,等动物单词时,我让学生带来动物玩具,先出示图片,让学生逐一读出单词,然后再用“Show me your…”句型,让学生举起所说的动物图片,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动物游戏,音乐停时,动物在谁手中,谁就说出动物的名称。教水果类单词时,让学生带些水果,教文具类单词时利用学生身边的文具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对单词留下生动而形象的印象,下次见到这些单词时就会想到老师带来的实物,产生联想,很容易就记住了所学的单词。当然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所有的教学手段都应为教学目的服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图片、实物等的运用只是一种辅助语言学习的方式。如果教师片面的追求课堂的花哨与动画效果,图片、实物喧宾夺主,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扎实学会教材内容,长期如此往往会导致学生听、说、认读没有统一。因此,在一个生词出现时,词汇本身的呈现应是必不可少的,图片、实物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感知这个词汇。 

5、联想记忆法:

联想的特点在于由此及彼,像蜘蛛结网一样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一件事物在心中越与其它的事物发生联系,就越能够记住,而且也会记得越牢固。善于联想的人看到一条鱼的时候,就会想到鱼钩、小河、网等等。那么我们如何用联想法记忆单词呢?如:学习night时,我们想到eightrightlight;四个词都有相同的词尾 – ight,那么我们将词形相似的词放在一起记。这样既不容易忘记新学的单词,又记起很多已学习过的单词,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很丰富。 

6、情境记忆法: 

就是把单词放到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单个的单词既抽象又难记,如果把单词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就能更简单的进行记忆。如小学牛津4BUint7 At snack bar 一课 ,学习一些食物类单词,上课时可以营造一个购物的环境,活学活用。 
     三、根据小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储备,选择适合个性特征的记忆方法。

1、以旧换新法:

学生刚接触的单词较简单,易学易记,随着知识的不断加深,单词也会变得难学了。这时,若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稍作变化,得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容易些。如:schoolbag 这一单词,因为在三年级学过school bag,所以这里稍加复习并组合变换就引出了新词:schoolbag。又如学过了单词cup,再学习单词cub 时,学生自然就能读出cub来。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复习了旧知识,并学会了新的知识。
       2、变换单词法:

这个方法就是只变单词其中的一个字母,或增加,或减少,使之变成另一个单词。如:bearpearteardearhearnearyeareareat?做这个游戏时,学生往往会快速搜索大脑中储备的单词,为了能参与游戏,并成为优胜者,他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观察、对比,会发现单词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因此会加固对单词的记忆。

3、比较记词法: 

顾名思义,比较对比,就是用新单词和以前学过的单词作对比,加强理解和记忆,从而记住单词,例如连衣裙dress和梳妆台dresser这两个词,通过对比,同学们很快就记住了。

4分音节记忆法: 

有的单词较长,记单词时分音节来记忆,化长为短,化难为易,这样记起单词来比较容易。如: computer记作com-pu-ter hospital记作hos-pi-tal population记作po-pu-la-tion holiday记作do-li-day 等等。
  5、谚语记词法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小学生有收集贴画、古币、邮票的爱好,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给这些同学介绍一种比较有趣的收集爱好。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而且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外国文化,这种方法就是谚语记词法。英文谚语中常会出现一些多义词,其本意与引申意义差异很大,许多英语学习者都会闹笑话。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看这一句你千万不要吃惊,天上是不会掉下狗和猫的,正确的意思是下倾盆大雨。,又如: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四肢不勤,一事无成;You're really as blind as bat. 你的眼力真是糟透了。收集谚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满足一些小学生爱好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6、TPR记词法 

英语教学中有些单词比较抽象,仅仅用图片、音乐或绘画等方法是无法很好地辅助学生记忆的。如果学生换一种方式,利用TPR来记此类单词,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相结合,那么这些抽象词就很容易对付了。如:Turn left, Turn right, Turn back, Run fast, Jump high, Sit quietly, Walk carefully这些词,学生只需利用几个简单动作,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在做中牢记它们了。又如,在教人体部位是,让学生一起来做Touch游戏,即教师发指令,学生边做动作,边重复身体部位名称,教师说:“Touch your face.”, 学生边指边说:“Face, face, this is my face.”使学生在这样有着自身情感的句型中操练词汇,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更能理解和掌握词汇。

这样的做法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既提高了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又更好地巩固了词汇。

    四、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利用记忆方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单词遗忘率也是很快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防止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好复习。有效的重复强化短时记忆,维持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其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如果超容量的信息没有经过复述,就会随时间推移而自动消失。强化短时记忆,可在一分钟内,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速记形式来记住某个词的形式。各种记忆方法的最终目标是使词汇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而要达到此目标,必须综合利用各种记忆方法,在不同层次进行反复记忆。

   建议做法是:

1、在记忆七天内反复

七天内至少四次回顾,第一天首次记忆, 第二天及时复习,第四天再次回顾,第七天再次复习。这样及时重复地复习,就可以战胜遗忘,牢固地掌握所学单词。 

2、在生活应用中反复

如:把你家的家具贴上英语单词标签,每天念一遍;回家问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用英语说给爸爸妈妈听,并在下一节课告诉老师同学;到市场看看你能叫出哪些水果的名字;在不同的时间向爸爸妈妈问好;回家把老师今天教的单词教给爸爸妈妈等等。这些作业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并有成就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各类所学单词。

     3、在归纳整理中反复

到了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词量不断增加了,我们采用把所学的单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然后进行复习。如按动物、学习用品、食物、水果、家庭成员、交通工具、星期、人体部位等进行归纳。

通过研究与实践,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已不再感觉英语单词的陌生和遥远,也不再害怕背单词了,而是对单词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我的目标完成了,然而,在研究期间仍有一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单词记忆存在着畏惧感,对单词的学习毫无兴趣。我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使外语教学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重拾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从多种多样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