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四有好老师之扎实学识(2019年5月教育日志)

(2019-05-19 18:30:33)
标签:

杂谈

    四有好老师第三条要求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我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老师,虽然看着课本知识点简单,但是怎样用更好的方法让孩子理解,并且让孩子们爱上数学。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有扎实学识。韩愈在他的《师说》中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的根本任务;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精通自己的学科。在学习解决问题时,有一道数学题:“第一小组买了9个面包,第二小组买了6个面包,每个面包3元钱,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花多少钱?”学生在做这道题的过程中,我不断的观察每个同学的做题方法。我发现:第一种方法:3×9=27(元)3×6=18(元)27-18=9(元)(分步计算);第二种方法:3×9-3×6=9(元)(综合算式);第三种方法:(9-6)×3=9(元)(只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写的)。备课时,我们年级数学老师还在讨论这道题总共有几种方法,学生会不会想到第三种方法,为了防止孩子们做题迷糊,我们最后决定如果孩子们想出来了,我们就讲,如果没有想出来,我们暂时先不讲第三种方法,过一段时间再讲。在课堂上,我让写第三种方法的孩子上讲台讲解此题方法。9-6=3(个)表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3个面包,然后再乘3表示每个面包3元,多的这3个面包共多少钱?就是求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花的钱。课堂上响起了雷声般的掌声。有的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听懂了),但是有的孩子满脸迷茫(我没听懂)。我又重新给孩子们讲了一遍第三种方法。这时,全班同学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第三种方法简单啊!其实,不要小看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些方法是老师意想不到的。其实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是四年级下册学习简便运算中的一个知识点:减法的乘法分配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不仅小学阶段要用,而且初中阶段也会用到)。
   俗话说:“为了让孩子有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课下,我不断钻研一到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的能力,我还买了几本小学数学升学夺冠知识大集结。为了学生们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点,易错点,不同题型,专项训练都总结在教案本上,这也是我从教5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只有我怀着清晰的目标走进课堂,学生才能集中精力的学习。我上课从来不看书,只有这样,我才能时时刻刻用眼神儿关注每一个孩子。从他们的面目表情上看出他们是否认真听讲,是否听懂了。
    最后,要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还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不断反思总结、不断互相学习。这样,才能站稳三尺讲台,才能将“教书育人”发挥到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