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激发幼儿通过创编歌词的方式学唱歌曲的兴趣

(2016-12-27 12:29:36)

文献综述

如何激发幼儿通过创编歌词的方式学唱歌曲的兴趣

音乐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活跃思维、锻炼身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音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活动,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儿童天生喜欢音乐。优美动听、活泼欢快的音乐是抒发儿童内心情感的最佳手段。而歌唱是幼儿走进音乐大门的第一步,是音乐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歌唱是他们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既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能在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中陶冶幼儿的情操、启迪幼儿的心灵、完善幼儿的品格。歌唱活动作为幼儿音乐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其质量高低,影响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歌唱活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

纵观《指南》艺术领域可以发现,艺术活动的重心在于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作。幼儿在歌唱学习中,“通过掌握演唱演奏技巧,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快慢、音色处理等表现手段,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同时,还有助于他逐渐体会‘适度’的含义、分寸感的把握等许多对于人生有用的精髓。”

国外有关幼儿歌唱的研宄主要是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即柯达伊、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教学法以“合唱”闻名,奥尔夫独创“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其中,柯达伊对幼儿的歌唱教学研宄最多。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建立了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其中,歌唱教学是他音乐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歌唱才不会受物质和年龄的限制,才能被每个人所拥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在会说话之前就会唱歌,我唱得比说得多。”其中,他所倡导的主要歌唱形式是合唱。他认为,合唱教学有利于发展幼儿相互配合、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此外,合唱还有利于训练幼儿的听力,能够在对比中随时调整自己的音准。合唱采用首调唱名法和手势唱名法。其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和节奏唱名,节奏和唱名的简记法。此外,柯达伊还特意把听觉训练融入到他的合唱教学中去。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独创。奥尔夫认为,歌唱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绪的最主要的、最本能表达方式。而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这种本能的表现能力充分地引发出来。因此,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的本能的、自发的歌唱。

瑞士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了 “体态律动学”。所谓“体态律动”就是把身体视为乐器,把听到的音乐再用身体表现出来。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教学思想是由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三部分内容组成。他把歌唱融入到视唱练耳中。他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因此十分强调帮助幼儿发展听觉和记忆能力,培养绝对的音高感,发展内心听觉。他主张把耳、口和身体配上言语和歌唱的方式作为理想的学习工具和手段。” 通过训练耳朵的听力,与各种动作、语言、歌声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由此可见,柯达伊主要是从普及歌唱和培养幼儿团结一致精神出发,重在提倡“合唱”学习。奥尔夫更多的则是从人的“本能”的角度考虑,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如何运用歌唱这种本能的表达方式来充分地行发自己的情感。而达尔克罗兹则更多的从“配合”的角度出发,歌唱和视唱练耳与其他动作的配合都是为了共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对幼儿歌唱学习成效进行研究,如国外有研究浸入式和分句式这两种教学程序对儿童歌曲学习效果的影响,前者歌曲不断地被完整地重复,后者歌曲是以片段的形式呈现的。结果显示,用浸入式的方法学习的儿童在歌唱的时候犯的错误更少。此外,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研宄以及“体验音乐”研宄发现,让孩子在感知体验歌曲的音色、力度、节奏和借助于图表的基础上学习歌唱,歌唱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国外的音乐教育理论强调整体的感觉,强调体验的重要性,注重综合音乐教育。无论是柯达伊的“合唱”,还是达尔克罗兹所倡导的“体态律动”,都共同强调了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合作与整体的效果。柯达伊强调了合唱者之间的互相配合,而达尔克罗兹则强调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的配合,歌唱仅仅是作为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歌唱而歌唱”。与“分句式”相对的“浸入式”的歌唱学习方式和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都强调歌唱环境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当今的幼儿歌唱教学有重大的启发。

目前我国幼儿园歌唱教学常见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1)提问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向幼儿提问问题,以引导幼儿迅速进入教唱主题的一种运用在歌曲导入阶段的教唱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引导幼儿迅速进入教唱主题,进行歌唱教学。但是这种方法往往较为枯燥,较难体现歌唱教学的特征。

(2)范唱法。教师亲自为幼儿示范歌曲。能使幼儿较准确地听到教师的真声示范,更亲切真实,利于模仿。但对教师提出很高的歌唱要求,既不能跑调,也不能毫无感染力地进行示范。

(3)读词法。即幼儿教师念一句歌词,幼儿跟着重复一句,以快速达到熟悉歌词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幼儿对歌词的认识,但是这种方法较为枯燥,不受幼儿欢迎。

(4)分句教唱法。即教唱者一句一句地教幼儿唱歌,直到幼儿会唱为止。这种教法清晰、句子短,便于重点重复,易于记忆。是教5-6岁幼儿唱歌的主要方法。主要局限是零散似的歌唱,不容易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5)跟唱法。在多次欣赏他人演唱和录音的基础上从头至尾完整地跟唱。经过多次反复练习之后,幼儿才逐步地能跟随大人唱会全曲。这种教唱法,是在成人的示范带领下学唱,能较好地激发幼儿学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便于幼儿模仿。是教4-5岁幼儿常用的方法。其主要缺点是较容易忽视歌曲的重难点。

(6)重复练唱法。指幼儿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遍遍地进行重复练唱。这种教唱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强化幼儿对学过的歌曲的印象。最大缺点是复习过程枯燥单调,不受幼儿欢迎。

7)听赏教学法。以发挥孩子们的听觉为主结合歌曲教唱的教学方法,如听节奏、听旋律、听范唱等,使歌曲中难掌握的节奏、难唱准的旋律以及歌曲的形象,歌曲的风格,都在听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法在国外较受欢迎。这种听赏可以让幼儿在各种空闲时间内以及学唱新歌之前预听,也可以在学唱新歌时听。但是由于一些歌曲歌词内容比较难懂,导致幼儿听赏兴趣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可以提前把将要学习的新歌的节奏型、歌词等介绍给幼儿,让幼儿在听前有针对性的听赏。

(8)音乐感觉法。通过听歌曲旋律(不带歌词),让孩子自由地跟着音乐感受其速度、力度、情绪、意境、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这个自由包括孩子们的手、脚、头、眼以及身体各部分的任意表演。可以使孩子尽情地感受音乐,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9)图谱识词法。根据图谱的提示,让幼儿轻松理解记住歌词。其优点是轻松记忆理解歌词,激发幼儿学唱兴趣。缺点是过于复杂的图谱起相反的效果。

(10)随歌表演法。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伴随着歌曲即兴表演。其优点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缺点是幼儿音乐经验不足,不知如何表演。

(11)节奏说词法。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边打节奏边说歌词。其优点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更容易把歌曲唱准确。缺点是如果幼儿掌握不好节奏容易导致课堂的混乱。

(12)    轻声哼唱法。用小音量进行歌唱的方法,切忌大声喊叫。优点是容易找到鸣点,缓解跑调现象。缺点是歌唱时轻声容易变成无声。

以上幼儿歌唱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所受具有的歌唱经验,适合大班幼儿的歌唱教学方法主要有“听赏教学法”、“音乐感觉法”、“图谱识词法”、“随歌表演法”、“节奏说词法”、“轻声哼唱法”等。其中,“听赏教学”、"音乐感觉法”由于其具有预习的功能,因此较适合在新歌教唱前使用。“图谱识词法”、“节奏说词法”适合那些歌词内容较为形象具体的歌曲,以图谱、打节奏的方式让幼儿轻松地记住歌词。“随歌表演法”适合在学会歌曲的情况下复习歌曲时使用,一方面为了巩固歌曲,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幼儿动静结合,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轻声哼唱法”是贯穿于整个歌唱教学中去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幼儿哼唱,切忌大声叫喊。提高了幼儿的歌唱兴趣。

综上所述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歌唱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活动方式:为歌曲创编动作,变换歌唱形式,为歌曲创编伴奏,为歌曲增添新的歌词等。

歌唱教学不是一遍遍毫无变化地教唱,而是创造性地进行歌唱,幼儿歌唱教学中如何导入、图谱教学、听赏教学法、音乐感知法、形式多样的演唱方法等多种形式的歌唱教学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