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2019-05-27 16:08:45)
标签:

财经

房产

历史

收藏

文化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高29厘米,通体施亮白釉,釉质精细肥润,胎土洁白细腻,器身剔刻花卉纹饰,长颈修刻成五节节节高升的翠竹形,瓶口左右双联贯耳,底刻“东宫”行书款识。“东宫”为太子所居之地,也称“青宫”、“春宫”等。五节翠竹寓意太子正在发育生长的准九五之尊。东宫官制度始建于殷周,《诗·卫风·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太子,亦称皇太子,是承袭帝位的皇子。在封建社会册立培养太子,是巩固皇权、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刻有东宫皇室款识的定窑瓷器极为罕见,此壶又在口足腹镶锡鎏金忍冬纹錾刻片饰,与名贵的定瓷相得益彰,金碧辉煌,更显皇家尊贵气象,非常难得弥足珍贵。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北宋定窑东宫款刻花镶鎏金忍冬纹投壶(贯耳瓶)

       用延展性好、价值昂贵的金银来装饰瓷器,可以显示使用者的富有与高贵,广受权贵们的喜爱。这种工艺在唐代及以后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十国春秋》就有不少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氏向中原政权进贡金装瓷器的记载。辽代契丹人用錾金工艺装饰陶瓷器,使来自中原的瓷器升华为“礼器”,融入了独特的契丹民族艺术风格,但由于镶嵌的多为铜鎏金片饰,年久会生铜锈,这也是其不足之处。而这件镶锡鎏金忍冬纹錾刻片饰贯耳瓶,存世千年依然金光灿灿,毫无锈蚀,当归功于当时北宋时期的锡鎏金錾刻工艺更先进更科学更有智慧。锡在古代属贵重金属,是制造青铜礼器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战汉隋唐时期的高锡光青铜宝剑、青铜镜,存世一二千年仍银光闪闪,少有锈蚀,高僧的锡杖、鎏金锡杖都是庄严的法器,所以锡器的使用在古代是地位的象征。此壶腹镶饰錾刻镂空的缠枝忍冬纹,这是唐宋金银器常见的纹饰,忍冬纹迂回曲折,连续回转,循环往复,气韵生动。忍冬就是金银花,因其凌冬不凋,所以称忍冬,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轮回永生。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又名金银花,北宋工匠以白色精纯锡片为地,錾刻忍冬纹饰后鎏金镶嵌于名贵的官贡定瓷上,恰合金银花的自然生长色彩,具有十分贴切的寓意,又因金银花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象征美好的爱情。所以,名瓷镶锡鎏金忍冬纹饰受到宋代宫廷和达官贵人的喜爱。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种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