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2019-02-22 19:19:27)
标签:

文化

收藏

历史

房产

财经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高25.8厘米,仿青铜礼器制式,肩塑双羊铺首,腹四面塑棱脊出戟,器身饰几何、蟠螭、兽面纹,圈足裹釉支烧,有三个较大支钉痕,露胎洁白,釉色天青,釉水肥润半通透,凹凸处釉色浓淡有变化,釉面有开片。北宋汝窑、官窑仿青铜礼器瓷传世少见,极其稀罕弥足珍贵。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北宋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

     宋徽宗在执政的第七年(1107年),心生雅兴,要烧造新礼器,设置仪礼局,新修五礼、考订礼器。1108年,宋徽宗下诏访求古礼器,敕命编撰《宣和博古图》,宣和五年(1123)之后成书。该书著录了宋代皇室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839件,集中了宋代所藏青铜器的精华,分为鼎、尊、罍、彝、舟、卣、瓶、壶等二十类,作为朝廷制造礼器的图式。此期间,宋徽宗亲自挂帅,“朝廷置场,内府制样,大匠造器,兵士供役”,开始设官窑烧制新礼器。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看到《宣和博古图》、故宫几十件汝瓷和官瓷外,再无更多信息,器型不多,没有体现《宣和博古图》的完整体系,故宫所藏应是宋徽宗造“新礼器”之前的产品。徽宗官窑御制新礼器后世罕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限于皇家礼器,制作数量少;二是作为皇权象征的礼器,在北宋沦陷前,一定重点加以匿藏,不会轻易流失民间或被金人掠得,所以后朝皇宫中无徽宗“新礼器”也就顺理成章了。
       宋徽宗“弃汝兴官”,出于新造礼器的目的,革新汝瓷生产工艺,增添了垫、支垫结合的烧法,器物受力更均匀,使得胎骨更坚挺,烧制出厚重庄严的大器,并改善了汝瓷釉质寡薄,釉色单一浑厚不足,不合礼器法度的缺陷,满足了宋徽宗对国之礼器陶瓷艺术的更高追求。北宋官瓷以《宣和博古图》为蓝本,依“名古器”为造型,“尚其象”,“格神明”,仿三代青铜器之精,效古玉器之华,把中国制瓷技术推到了青如天美如玉尚于古的一个新巅峰。这件汝窑天青釉双羊铺首兽面纹四出戟瓶,应该是宋徽宗“弃汝兴官”创烧新礼器过渡时期的产品,目前为止还没见有相同收藏,应是孤品极品神品,弥足珍贵!2012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出土一件素烧仿青铜器出戟瓶(见最后附图),是未施釉的半成品,器形与本品极为相似。这也充分证明,北宋釉水半通透的大器型汝窑瓷是先素烧胎体,再施釉后入窑支烧而成,即两次烧成的,这样可以先垫、支烧素胎最大程度地减轻变形,再裹釉支烧,可最大限度地使器足满釉。但尽管如此,这种清透寡薄的釉水仍然达不到浑厚深沉庄重的国家礼器效果,宋徽宗终于弃汝兴官,改造汝瓷生产工艺和釉水,用官窑生产国之礼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