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和田青白玉刚卯手串

标签:
收藏文化历史财经房产 |
汉代和田青白玉刚卯手串,品相完整无裂黑红色沁刚卯7枚,每枚刚卯长宽2.7X1.3厘米左右,殳铭“正月刚卯,灵殳四方……”32字,是极稀罕珍贵的汉代辟邪玉佩。刚卯、严卯是汉代用以驱除邪魅疫鬼的吉祥佩玉,与玉翁仲、玉司南佩同为汉代辟邪三宝。刚卯是由商周的方柱形玉管演化而来的,商周的方柱形玉管又是由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直接演化,因而刚卯继承了玉琮“外方内圆”的特征,具有长方柱体的外形。刚卯、严卯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凡刚卯严卯上的铭文,应是当时巫师的祝词,祝词口头相传,到汉代刻成文字,巫人师承不一,内容语句或有不同。http://s8/mw690/0062UkDAzy7ndsbWYe377&690
http://s11/mw690/0062UkDAzy7ndscoFn47a&690
http://s3/mw690/0062UkDAzy7ndscRFbsc2&690
http://s15/mw690/0062UkDAzy7ndsdwqOa9e&690
http://s3/mw690/0062UkDAzy7ndsdJW7M72&690
http://s7/mw690/0062UkDAzy7ndsefOwS66&690
刚卯,四面有铭,一般每面8字,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在“正月刚卯”4字下有的加“既央”两字,有的不加。严卯与刚卯大小、形状、质地一致,唯一的差别就在文字上:“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周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刚卯严卯主要用以辟邪祛病,两汉之时,上至皇帝、诸侯王,下至平民百姓莫不佩戴,依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等级不同的人佩戴何种材质有严格规定,据《后汉书》记载:“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即只有帝后、诸侯王、列侯才可以佩戴玉制的刚卯、严卯。玉刚卯与玉严卯上的字体与篆书接近,基本可用辨识篆书的方法认读,字形线条直来直去,硬朗而少有圆滑转角,并有减笔与假借的现象,与篆书是有区别的,是先秦八体中的殳书,如铭文中的“灵殳四方”灵就是简体字了,这也是简化字的起源。殳(音:书)书是一种刻在兵器上的文字,汉字“刘”中金刀就是兵器,用殳书刻护身咒语,含义深刻。也许彼时人们认为,铿锵的语句、特殊的文字、新年第一个卯日铭刻的护身符应当很有灵气。刚卯有“强刘”之意,与汉代的刘姓皇朝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书·王莽传》:“‘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这也是王莽篡汉后,怕汉代复辟,而禁止人们佩戴刚卯和严卯的主要原因。也难怪到了新莽与魏晋,这种贵族专属的佩玉就在史书上销声匿迹了。由于刚卯严卯历史上延用时间较短,又被后朝查禁,年代又十分久远传世品极少,弥足珍贵,是强刘、强汉、大汉王朝、大汉民族、大汉盛世、汉文化汉文明特定历史时期独有的辟邪纳祥增福玉佩,吉祥气场弥久强大,备受历代收藏家追捧,民国时期,袁世凯长子袁克定曾以重金收齐一对汉代玉刚卯、严卯,延为珍宝,贴身佩戴。三十年代初袁克定穷困潦倒,华北沦陷后,日本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还想笼络袁克定,要他加入华北伪政权,希望借助他的身份对北洋旧部施加些影响,被袁克定拒绝,宁穷困守节而不做汉奸,受到时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