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中国13佛宗第1宗;净土宗,接地气,13始祖中,7祖在浙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代以来浙江各地掀起的治水、屯田延续2000年,浙江农业迅速发展,无论粮食产量、还是丝绸业、瓷器业等方面位全国领先,扎实的经济基础,夯实了促进浙江历史上文化发展,浙江古越时代,中原文化发达,这方面浙江处于懵懂,以崇尚于武为主,即使经济上有发展文化的实力
公元311年中原发生“永嘉之乱”,之后,大批的北人南下,是个契机,给南方带来了中原文化,促进了浙江文化的发展
文化名人王羲之 (公元303—361年)、谢灵运(公元385—433年)等,就是于“永嘉之乱”后来到浙江
促进力量更强大的是近千年后,南宋迁至浙江,甚至把中国文化之魂孔庙迁移至浙江,一时激起文化汹涌浪潮,浙江当时扮演着中国文化正统代表的角色。。。
经济文化相互促进,比翼齐飞,尤其耀眼,到明清时,浙江文化迅速发展,领先于中国文化的前列
浙江文化,秦汉至清末 ,辉煌成就:
一、文化 1.
精美的浙版书,5代时期,10国之1吴越国大量刊刻佛像与佛经,极大地促进了雕版印刷的发展,宋代时,浙江雕版书为中国印刷业最杰出的代表
北宋杭州刻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在世界印刷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说,毕昇是钱塘江人,也有说是湖北人,后者似乎占据上风!
2.
浙江书院发展迅速,明清时急剧增加,明代浙江书院增达290余所,清代时近乎翻番,560余所,发展之迅速,书院之数多,全国各地无有能超;浙江书院从中唐兴起,历代都有著名书院
3.浙江藏书家,排名全国第1
从晋代至清末,浙江藏书家44余人,藏书楼200余处,也为中国历代藏书之最
历史上,中国藏书家4715人,浙江籍藏书家共有1062人,占全国22%,排名第1
浙江文化,后来者居上,位于全国前列
1
浙江历代都有著名的书院:
唐中期有绍兴丽正书院、北宋有湖州安定书院,建德龙山书院和遂昌鞍山书院
南宋有金华丽泽书院,元代有湖州西湖书院、东阳八华书院、婺州正学书院等
明清以来,书院数量大增,最著名的有杭州敷文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宁波月湖书院、永康的五峰书院
其中敷文书院,是清代杭州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为杭州凤凰山万松岭,前身即明代的万松书院
2
清末4大藏书楼中,浙江占半,有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和湖州陆氏皕宋楼
浙江是明清至民国初期藏书家、藏书楼集中的地区,著名的有宁波范钦天一阁、湖州南浔刘承干嘉业堂
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1924年建成,全盛时期,藏有古籍57万余卷,18万余册
据吴晗《两浙藏书家史略》,20人以上的地域有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和宁波,其中杭州多达105人,独占鳌头
3
经世致用的浙东学派,影响深远
浙东学派,起源于宋代,发达于明清,顾名思义,其代表人物多活动于浙东
经世致用,简言之,即用历史的前车之鉴,上升至理论,为当前的社会服务,个人理解
图中为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王守仁、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
4
南戏,南方的戏文,兴起于12—14世纪,最早诞生于温州
温州南戏形成后,传播于东南沿海,由于各地俗唱的不同,逐渐形成不同的南曲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
南戏运用南方的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且可随时换韵,乐器以鼓板为主。南戏适宜演唱情意缠绵、脂粉气较重的故事

5.
浙江崇武渐向崇文的转变,契机于西晋“永嘉之乱”,此后涌起北人南迁潮,给浙江带来浓郁的文化气息,其中最有名的:
(1)王羲之, 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誉为“书圣”
原籍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
(2)谢灵运, 中国山水诗的始祖,描写浙江,赞美永嘉、会稽的山光水色,其朝霞夕晖等诗,非常独特
其祖籍河南,公元422年任浙江永嘉太守
此永嘉非“永嘉之乱”的永嘉,前者地名,后者皇帝在位年名 
。。。。。。
二、佛教文化
浙江是佛教最兴盛的省份之1,浙江博物馆中单独给介绍
1.天台宗
佛教文化中,浙江是中国佛教第1个宗派天台宗的故乡,天台宗创立于隋代,影响较大
天台宗,因法华宗的始祖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本称谓法华宗,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花经》,天台宗名声大于法华宗,具有中国特色
佛教于两汉之间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逐渐融合,演变为中国民族的宗教
2.
浙江有“东南佛国”之称,这方面,以浙江地域为核心、以杭州为首府的吴越国,功不可没
尤其吴越国末代皇帝钱俶统治吴越的31年间,在境内造经幢、刻经文、兴建寺院宝塔不计其数,如重修灵隐寺、创建永明禅寺、建造皇妃塔(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等,还修建烟霞洞、慈云岭、天龙寺等多处石窟龛像
这些寺庙或造像,除了永明禅寺,其他均在杭州,吴越国的都城是杭州
钱俶还开官府大规模刻经之先河,其中3次雕印《宝顗印经》各8.4万卷,藏于铜、铁阿育王塔及雷峰塔内,前者位于宁波
吴越国时期的金铜造像至少有105尊(保存完整)
吴越国内盛行结社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风气、禅净合一高僧延寿倡导的弥陀会“营造塔像”做功德,调动了国内崇佛的积极性,并向海外传教
吴越国统治的境内,为当时中国佛教盛行之巅,有“佛于钱氏结庐遍人境”之说,因之,“东南佛国”之名闻名全国
吴越国统治的地域大,包括浙江和上海全境,以及苏州、福建福州、宁德等地
其后,宋代,尤其南宋南渡,继续推动佛教的发展,元明清时各有兴替
天台宗
隋代兴起,中国佛教第1个宗派,其祖庭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思想,以实观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
天台山大师,浙江最杰出有智顗,世称智者,天台宗四祖,天台宗的实际创造者,另1闻名大师灌顶,天台宗五祖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谓之,创立者为唐代善导;历代祖师无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定;该宗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业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宗修行,比较务实,独尊念佛,且简单易行,接地气,故能发扬光大
浙江是净土宗的最重要的核心阵地,信者众,且净土宗13代祖师中,第5至11代大师都在浙江弘扬佛法

六和塔,佛塔中国化的典范,即把中国的哲学和建筑形制,融入于佛塔,吴越国建造
灵隐寺禅寺,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建造,吴越国时最辉煌,2次扩建,拥有9楼、18阁、72殿堂,房舍1300余间,僧众达3000余人
浙江拥有禅宗五山十刹中绝大部分:5山均在浙江,十刹中,浙江占6刹
五山十刹,南宋制定,山为该宗寺院的最高位,其次为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