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大佛游记上篇2020年07月26日

标签:
旅游历史图片情感杂谈 |

观见完整佛石像,需经历天险栈道

饮水思源,不能忘记乐山大佛始建者海通高僧,其还牺牲了双眼,保护了该工程筹建款
外在红红火火的佛字,内在不断向来客发送平安吉祥,情不自禁在此留影。。。(女儿摄)
“湫”在此意为水潭
相传古时,凌云山上,常有白虎出没;3江汇流处,时有青龙腾跃,后受佛感召,化为石龙石虎,为佛护法,从此此处“龙湫虎穴”成为胜景

附近有兜率宫,弥陀的住处
此宫住着的形似弥陀,非弥陀也,据说是契此和尚,五代时期人,常挂1口袋行乞,出语无常,预示凶吉,后人认为他是弥陀转世的
此景区,弥陀佛唱主角,难怪出现多处弥陀景,把浙江的契此和尚也请来了

前面为大渡河和青衣江,2江已融为一体,自西向东流
江中水色明显浓厚偏黄处,即是3江汇流中出现的景象,个人理解,不知对否?
游览毕龙秋景,来到大佛殿,殿门2旁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颇有深意
大佛寺对面为凌云寺,前名报恩寺,也谓之大佛寺
凌云寺始建,早于乐山大佛,依据为海通高僧筹划开凿乐山大佛
凌云寺门前旁,地域宽广,附近有载酒亭、长廊等,供游客休息,还可往下清晰观见乐山大佛头像
在那里周围有几条路,游客可边休整,边抉择先游览哪些景点
考虑到凌云分景区景点多多、时间有限,我们决定舍弃往东门出口的沿途景点:集凤楼、沫若堂、灵宝塔、千峰洞等,游览参观往南门出口、东南西方向的景点
依次参观了大佛殿、凌云寺,东坡楼,海师洞等进店后,进入最期盼参观的景点乐山大佛

凌云寺,位于乐山大佛殿对面,历史悠久,早于历史1300余年的乐山大佛
图中亭,为载酒亭,苏东坡诗文中,有“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只因此诗句,载酒亭建起,可见其魅力

正前方乐山大佛探出头来,在欢迎游客

游客迎上前去,仔细端详

游客迎上前去,仔细端详
在山顶不能观见大佛全身,但能非常清晰观见其头部,看去不大,其实非常巨大
据介绍,大佛头高有14.7米,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眉和鼻各5.6米,嘴和眼分别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

附近有乐山大佛殿,建在山顶,乐山大佛石刻像就在殿下面崖壁上,独具匠心

殿门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以颂扬乐山大佛的功绩:以往,3江汇流处,波涛汹涌,常常吞没过往船只,自从乐山大佛坐镇岸边,水势确实平缓了
大江指大渡河和青衣江,向东流去,佛法应为乐山大佛内在的能量,自东向西而来,控制着3江汇流撞击出波涛汹涌的程度,个人观点,应该正确

进入里面可观奔腾不息的3江汇流

凌云寺,位于乐山大佛殿对面,历史悠久,早于历史1300余年的乐山大佛
此观音具男相

东坡楼,就在苏园内,始建于10世纪,因传说苏东坡曾在此读书,故名之
东坡楼内充盈着苏东坡一生的大量作品和其对国家所作出功绩的宣传
大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四川以其为豪,景区内多处留有其痕迹







排队观看乐山大佛整体的游客多,得排队分批进入

7月天,天气炎热,艳阳高照下,排队等候的游客避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栈道共有173个台阶,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
九曲栈道筑于唐朝,为大佛工程服务,凌云栈道建于近代
大佛通高71米,手指长8.3米,膝盖至脚背28米,脚背宽5.6米
大佛太高了,拍完整只能用全景,现水平又拍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