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分别五十载
宁波月湖旁相会
回顾展望正能量
促进夕阳生活美
浙江宁波原红旗中学70届与会老师和同学的集体照
今天10月17日,阳光灿烂 ,宁波原红旗中学70届50周年同学会,于浙江宁波美丽的月湖旁石浦大酒店,召开
早晨8时和老同学袁桂花出其家门,昨天从杭州赶来,晚上就寝她家
洪塘公交站与董玉珍同学会面,乘车来到聚会处
石浦大酒店2楼大厅,装饰得喜气洋洋,整个大厅下有吉祥色地毯,红色为主黄色彩图点缀,上挂有多色彩条彩旗彩球,2边墙上彩气球悬浮
尤其大厅正前方墙上,1幅巨大宣传画布上,“宁波原红旗中学70届50周年同学聚会”金色大字醒目亮眼于上方,正中为45周年相聚集体照,其2旁和下方,满是前50周年左右同学们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和刚走上社会的英姿勃勃的身影放大照,似在与现在来聚会的同学,进行着对比,引导穿越回到前50周年前,那时同学们青涩纯钢或天真活泼顽皮,即使有的穿着军装式衣服,手臂带着红卫兵臂章,英姿飒爽
弹指一挥间,50年余年过去,穿越回来,感慨万千。。。
现场早已聚集了许多同学,热闹得很,场景很感人:拥抱的,握手的,更多的在亲切交流着,经久不息,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倾诉不完的情
毕竟一些同学分别50年未见面,好多同学距上次聚会也有5年未见面,且老年人世事难料,上次参加聚会的一些同学好想来,却因病难以如愿,还有5位离老同学而去,能相聚就尽欢吧!!!
一早金学忠同学,会议筹备组负责人,和早来的同学就在大厅门口迎接老师和同学们(孙建华摄)
这次聚会筹备组的成员精心谋划,考虑细致周到,为盛大聚会完美打下扎实的基础

徐国权同学有些不敢相认眼前50年未见的邓森娣同学,后者从金华武义赶来,45周年同学会未参加(同上)
李丕林同学(中)向严树钢同学(左)介绍倪国良(右),他们2人估摸也是分别50年才见(同上)
终于盼来同学聚会,大家积极性超高,许多同学早早就来相会
找到老同学,相见甚欢,左起孟亚飞、尤定国和金秀凤
孟亚飞来自上海
郁决心(左)与胡萍,也是50年未见面吧,如今总算如愿,开心里格来
,其实我们都是1个排,为她们摄下如此心境,犹如与她俩在一起
千里飞来的崔转铃同学,握住周老师手,老师我想你神情跃然而出(孙建华摄)
早到的好些同学选择赶快留影
1
郑金凤和王小英同学与中间的周伯绥老师(同学摄)
郑金凤和我均是走上社会后,在杭州落地生根
2
李丕林和孟亚飞同学与周老师(同学摄)
3
史慧芳和王玲芳同学(同学摄)
5
孟亚飞、刘寅山和李根仁同学(同学摄)
6
蒋志芳和徐玲娣同学(同学摄)
7
此次聚会主要骨干和负责人合影,顾国振(右2)
负责签到的3位同学忙绿着,左起何美根、王小盈和杨莉莉(同学摄)
谢谢你们

原本9:30会议一再往后,会场在组织者们多次劝说下,毫无起色,干脆让同学们放飞心情,本身就是同学的组织者们也控制不住,加入热烈互动中
相互见面实在太激动,何况这次又是最后一次盛会,以后绝大多数同学难以再见,能不激动、能不抓紧时间交流吗?!
会议一直拖延至11时,同学们情绪稍稳定些,才开始
主持人崔转铃和顾国振宣布盛会开始,由于时间关系,会议直接进入主题,今天到会
人数共计90多人
主持人,首先一一介绍到会的原红旗中学6位老师:原红旗中学老校长赖身法老师、原革命营一连连长周伯绥老师,一排长丁立惠老师、二排长周复昌老师和陈秀玉老师,三排严士英老师
中学年级为连,班级为排具有当时中国特点
然后,全体起立,“老师好,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声音响彻整个大厅,响亮的问候祝福声里,浓浓的师生感恩情喷薄而现,50年前老师严肃而慈祥之身影浮现于脑海于眼前。。。
有同学当场脱口而出1句英语“Long live chairmen
Mao”,这句在中学学的英语,伴随同学们50余年,终身不忘
今天的师生相聚,诉说过去,仿佛眼前,情谊更浓,更有意义。。。
接着2位主持人,一一介绍远道赶来参加的14位同学,最远的从河南郑州飞过来,还有上海、浙江杭州、金华,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想法前来参加
男女主持人言简意赅,概括了同学们走上社会后,50年来的总体人生脉络,及以前儿童少年时期的生活:
我们跟新中国共命运,生长在红旗下,在当时国外敌对势力对新中国全面封锁时,又遇上3年自然灾害,生活困苦艰辛
60年代熏陶于“学习雷锋好榜样”运动中,小学5年级时全国停学,2年后复课,2年中学,兼学农学军
走上社会,广阔天地锤炼身心,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中,经历了返城、失业、再就业的种种磨难,为发展建立市场经济作出了巨大牺牲
在这50年里我们尝到爱情的甜蜜,也感知生活的艰难;尝到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也感悟到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的艰辛,从孩子哭了笑了,到孩子读书就业,结婚生子
在这50年里,还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残酷,无数次面对疾病的折磨,只能选择与命运的抗争。。。
每每回想这些,更感到今天的同学团聚是那么的珍贵
最后这句,主持人道出了此次盛会同学们今天的心情
聚会正式开始,首先由刘寅山同学代表筹备组成员致欢迎辞: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克服各种困难,积极踊跃参加今天同学聚会!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从经过中小学的童趣时期,到走上社会,努力工作,或读书进修,那是充满激情的70、80年代,直至抚养儿辈长大、孙辈成长,此时我们也已老了,但感到欣慰。今天纪念毕业50周年聚会上,代表筹备组向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上我和孟亚飞同学作主题发言
我从国家和历史的高度,概述了我们这一代人在建立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对国家的卓绝贡献,在稳定国家的安定团结中起着坚如磐石的基础作用,在身体零部件全部磨损,甚至有些零部件已坏的情况下,现还在为祖国添砖加瓦,我们这一代为了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一直在积极拼搏,历经艰辛和磨难,无憾于自己的人生!!!
主题发言后,6位老师相继上台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和对学生的寄语,其中周复昌老师谈到:
他57年高中毕业后,该届学生现在还有37位,还在聚会,同学情永难忘,期望我们聚会,以后继续进行
聚会大厅被打扮得喜气洋洋,欢迎老师和同学们落座
主持人崔转铃和顾国振宣布同学聚会开始
抱歉,此照没拍好,内容很不错
首先向50年前,传授知识的老师们问好和祝福(孙建华摄)
今天到会的原红旗中学6位老师,从左往右:严士英、周伯绥、赖身法、周复昌、陈秀玉和丁立惠(同上)
刘寅山同学致欢迎词
我刘红花同学作“我们这一代无愧于国家,无憾于人生”的主题发言(孙建华摄)
还有孟亚飞同学(同上)
李丕林同学也作了发言,摄的照片为证(同学摄)
6位老师相继发表感想和寄语,其中周复昌老师说,他是57年高中毕业,现在他们这1届还剩37人,都已82岁以上还在聚会,希望我们同学会也能继续下去(孙建华摄)
老师中最年轻的周伯绥老师,老当益壮,为这次聚会提供资料,联系人员等,劳心费神,也期望聚会能继续
他也是体育运动爱好者,70几岁,前几年还去外地登山,作者的鼎力支持者和榜样
(孙建华摄)
徐安芳同学,于2位老师中间,也在聚会上发言
身怀先天性残疾的她,勇敢直面人生,艰难困苦走过50年
上下楼梯都有困难的她,为了今天聚会不迟到,昨天就来此探路
好想参加今天的聚会,想方设法,如愿以偿,你看她多高兴啊
此张照片,是在不知情下,把她当成老师,摄下3女老师的留影
歪打正着不是吗?!她是精神老师,乐观向上,随遇而安,争取最好结果
孙建华,我们的朋友,每每聚会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义务拍摄,摄技棒棒哒,常有这方面文章心得,并自编成书出版


午餐,于留影集体照、 男女领唱全体合唱《我的祖国》后,开始
同学们边就餐,边交流,卡拉OK助兴,喜欢一展歌喉的的同学自愿陆续上来为大家献上1曲,很踊跃啊
刘红花同学为在座的老师们献上刚学的《老师我想你》,只为有意义,唱得还不错,受到同学表扬
哇,3位当过兵的合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非常棒,严树钢的《我们这一辈》,尤其出色、顾国振的《忘情水》、刘寅山《思念》,徐玲娣的越剧《头戴珠寇》,周伯绥老师《敢问路在何方》,何碧莲《我用胡琴和你说话》,还有好些同学,不一一列举
演唱的歌曲大多带有师生情谊,人生职业特色、时代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和对未来期盼
放飞心情,一展歌喉的演唱,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台上、电视机旁,歌唱热火朝天;台下,布满大厅的9餐桌,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餐桌情形,以老师为主1桌,其他8桌,自然形成主要以同排同学为桌
同学们走来穿去,有找同学叙旧聊天的,有举着酒杯一桌桌向老师同学们敬酒致意的,有拿着手机、相机抓拍同学们欢聚的激动人心的各种场景的。。。
可以说,这次聚会,无论老师还是同学,个个放飞心情于聚会,尽情欢乐与其中,珍贵的聚会时间短促
聚会从11时到下午3时,有聚必有散时,同学们依依不舍相互告别,不忘道珍重保重,期待下次聚会再见,!!!
与会老师和同学合影留念,于石浦大酒店前(孙建华摄)
午餐开始,卡拉OK同时开唱,刘寅山1曲《思念》,唱出对同学们的思念之深情
何碧莲同学的《我用胡琴和你说话》,与刘寅山的《思念》,有异曲同情之效果
徐玲娣同学唱的越剧《头戴珠寇》,则带给同学耳目一新
顾国振的《忘情水》,很形象哦
严树钢的《我们这一辈》,声情并茂唱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历经艰难,人生无悔
曾为军人的3同学,同唱1首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雄伟洪亮,豪情满怀,军人气概尽显

周老师代表在座老师唱响《敢问路在何方》,鼓励同学们,战胜疾病,健康生活,路在脚下

倪国良(中)1曲《敖包相会》,???和张卫康(左)相继走来,1起合唱,崔转铃则为其拍手和着节奏(郑金凤视频刘红花截频)
喜爱唱歌的其他同学也纷纷上来献唱,午餐不停,助兴不止
聚餐大厅更是热闹非凡
1 举杯共庆分别50周年相聚
(1)站起来,举起杯,共祝愿,每个人脸上笑意荡漾
(2)师生和谐情交融 (a)
一排长丁立惠老师来到学生桌,右2
(b)周复昌老师,左2
(c)陈秀玉老师
(3)同学情纯真,天长地久,难得1聚,个个开心,来自心底
(4)
(5)
2
大聚会中,小聚会多多
(1)童忠诚、王路平和陈国兴在交流
(2)
(3)

(4)
3 合影留念继续

(1)袁桂花和金爱萍

(2)陈德美、王玲芳和岑林娣
(3)闻五毛、戎慧健和黄信英(郑金凤摄)

(4)

(5)一排同学集体照(孙建华摄)
(6)二排人数最多,凝聚力最强

(7)三排(孙建华摄)
这次盛会非常成功,许多同学会后纷纷在红旗中学心连心微信群里表达自己的感想、感激之情:
其中严树钢同学说“万分感谢组织聚会的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谢谢老师们的光临,能共同回忆50年的难忘经历。群主金律师谢谢!”
孟亚飞同学说“这次来甬参加50周年活动收获满满!聚会时间虽然短暂,但还是深切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善良和情意。人之相交在于德,人之相交在于情。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一次思绪放飞的机会,给了我一场分享幸福和温暖的体验;感谢筹备组同学的精心的准备,你们的付出换来了同学们的笑脸和歌声,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喜悦和欢乐。虽说是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大型活动,但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真心希望和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我也不例外,期待着下一次的机缘,再和同学们一起叙叙旧,拉拉家常。”
发自肺腑之言,代表着70届原红旗中学与会近百同学的心声,看之热泪盈眶,我们的群主金学忠同学和他领导下的筹备组是如何精心组织这次情感交融的50周年同学盛会,请接着观以后的下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