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2020-08-09 22:41:06)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情感

杂谈

分类: 游记、情感
                        天下第十二福地    仙泽周围山水美
                        道教史年两千五    陶公洞中多神事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陶公洞的荣耀,72福地排列前12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胡则,北宋浙江永康人,身后被民尊为神
据传18世纪为保护陶公洞,显灵驻扎在此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陶公洞一带田绿山青,雾气弥漫似仙境

       今天参观陶公洞和十二峰或永嘉书院,7时出双樟民宿
       双樟民宿所处的龙垟村有特色,围墙全是用鹅卵石打造,新农宅建起许多,昨晚天黑看不清
       正在拍摄农村新起色及其特色,一妇女过来打招呼:哪里来的?答杭州,反问你是哪里人?因看其穿着不像农村人,听其口音不似浙江,仿佛北方。对方答:河南。并问,现在去哪?答去陶公洞。其说,我没事,陪你走1段路。
       这几天天马行空,独自1人,现有人陪伴,也可了解村情,求之不得
       她,陪我走了1公里的路,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你不问她,她也会主动述说
       她来此村才几个月,是龙垟村村民妻子,经人介绍成的
       她对这里生活挺满意,老公、公公对她都挺好的,老公的前妻好几年前病逝,老公的小孩已成家立业
       她50几岁,前几年与河南的老公离婚,有个儿子,还没结婚,对儿子很失望,成天玩手机,不与其交流,老是向她要钱
       她认为这里环境挺不错,青山绿水她喜欢,有时间会经常去村旁山上走走,20、30年后埋在山上也不错
       她认为南方人勤劳,早早起来,男人们就出去劳作,她就做点家务事,比较空闲
       她说,龙垟村就只有这家双樟民宿,生意好的时候,就去帮忙,村子里,只有她家和其他一些村民还盖不起新房,对于这,她倒不太在乎,唯一使她苦恼的是交流成问题,听不懂当地语言
       今天,主动搭腔,陪伴走路,也是其这方面憋屈得很情绪的一种释放吧
       1公里后,提出要走山路回去,临别为其留影,也很爽快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昨晚就住在此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龙垟村村民自己新建的住宅,这1排有3、4家吧,围墙鹅卵石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龙垟村到陶公洞约3公里,徒步去,路旁有好些水果树,果实累累,看似香泡,那村民媳妇却说柚子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村宅山景,相得益彰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在此告别,给其
留影,50几岁显年轻

       继续向前,这1带风景确实不懒,农田一片绿油油,间或夹杂着农作物花,远远望去连着山,另一边,山上树木茂盛
       现在阴天,山上黑云灰白云聚集山头越来越浓密,快要没过山顶,想起古话:山戴帽,天雨
       果然,快要到陶公洞,天降雨水,还好,小雨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心旷神怡农村美景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这是水云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历史上的长寿村,陶公洞里有赤水,据说经常喝能延年益寿,现赤水量大大减少
陶公洞就在村宅的尽头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山美水好,云雾缠绕,似仙境

       来到陶公洞,参观,老人优惠半价5元
       陶公洞位大若岩山麓,距永嘉县城35公里,为浙南最大的天然石洞,洞高56米,宽76米,深79米,洞内自然分作上下2层
       陶公洞的天然玉成,得益于亿年前就存在的大若岩,属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在地质与外力的作用下,漫长时期不断脱落扩大而成      
      陶公洞最早作为道家的修炼场所,有名道士:汉武帝时代,公元前,地仙李方回,已在洞内修道;后,东汉傅隐遥、三国王玄贞、晋代葛洪都曾在这里修炼
       公元510年,道家学派茅山第7代祖师陶弘景居此洞修撰道书《真诰》等,并行医泽民,为纪念其,该洞被后人称为真诰岩或陶公洞,原名石室
       据介绍,现陶公洞名号,来自五代古籍《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和宋代古籍《云笈七签》,似乎与陶弘景没有关联
      老顽童的理解,应与陶弘景紧密相关,明证:以上五代和宋代这2古书的年代,起码晚于陶弘景半个世纪左右,且陶公洞的陶公与陶弘景的姓及性别相吻合,对否与读者商榷        
       隋代始,洞中开辟佛教道场,北宋时洞中建文昌阁,从此奠定了陶公洞为道佛儒3教圆融的宗教圣地
       陶公洞及其周边山水清幽,风光优美 ,隔壁还有12美峰,这一带既是宗教修行的绝佳地,也是著名旅游观光区域       
       陶公洞外门朴素不张扬,里面长廊洞门匾额边框和其中“天下第十二福地”字金光闪闪,前门与洞门之间区域为烧香处,洞内不可烧香,能献花、摆糕点水果和捐款等
       进入洞穴,穴门里2旁,有彩色华丽的4大金刚守护,前面正中1顶白色的精致小桥,下面为放生池
       过桥,前有1香炉塔,塔后些许空旷地,再往前为佛殿和道教殿,佛殿洞天佛国在前,道教三清殿、三星殿位后
        左边为上层天台,主道教场所,前部建有文昌阁,后部为胡公殿清朝始建,天台的斜坡上供奉着观音菩萨立像
        右边为道士僧人的住处、修行等功能建筑
        洞天福地里各殿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疫情下,来烧香拜佛的陆陆续续
        观洞中屏幕上捐款者大有人在,且大手笔,观见最大的1笔7万,最少的1万以上,屏幕下碑上,捐款数额大得令人咂舌,有捐几十万,几百万,能仔细辨认处的1笔最大款200.0999万元
        以上这些展现着陶公洞对民众宗教的魅力程度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走近陶公洞,首先观见登仙石,相传2位仙人曾于此石上飞升而去:
1位为东汉傅隐遥,大若岩黄潭村道士,在洞中结庵修炼,直到唐代,寿至446岁,成仙,在此石上飞升
相传傅隐遥位居中国人寿命第3,第1为陈抟3000岁,第2为彭祖800岁
另1位朱孺子,三国时道士王玄贞的徒弟,2位在陶公洞中清修,服用菊花黄精已10余年,有1天挖得形似狗状的枸杞根,生火烧煮之
师傅关照,得烧3天3夜,其间不能闭眼,谁知朱孺子,被此汤汁浓浓的香味所诱惑,偷喝之,等到王玄贞发觉,已晚
师傅追打,弟子逃出洞,一跃而上此石,回头谢过师傅,腾飞了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陶公洞另1边则是高耸的6角7层塔,每层都有许多菩萨坐像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正中的陶公洞的外门,毫不起眼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里面长廊洞门,则泛着金光,“天下第十二福地”金匾额尤其显眼
陶公洞的荣耀,道教72福地,其排行相当靠前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里外门之间为烧香区域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步入洞门,前面是1座精巧桥,下面为放生池,桥端后有1香炉塔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门2旁有4大金刚守卫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过桥回望,陶公洞前方山屏障高高耸起,似神军万马整齐排列,也在守护陶公洞,据说内中崖刻有18罗汉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桥的正前方是佛殿和道殿,左边为天台,右边道士僧人居住、修行等功能建筑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天台前部是文昌阁,始于清代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阁内的文殊菩萨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天台后部供奉胡公,图右屏幕及其下面,为捐款者姓名及其数额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胡公,名则,公元963-1039年,浙江永康人,金华地区历史上第1 位考取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为官47年中,相继多地任职,受到地方人民拥戴,尤其任温州知府时,死后,为纪念其,多地自发建胡公庙
胡公像进驻陶公洞,那是1720年,水云村财主想在洞中建墓地,独霸那里风水,村民不敢明抗,于是徒步永康胡公庙求助,太累了在那庙里睡着,其中1村民梦见胡公说,要他们先回去,这事他会处理的
等村民回去后,见到陶公洞里有1尊金光闪闪的胡公像,财主见了断了先前的念头,从此胡公就在陶公洞驻扎下来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佛殿里供奉释迦摩尼、观音、18罗汉等造像
洞穴虽大,毕竟洞穴,钟和鼓只能置于木架上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释迦摩尼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三清殿和三星殿
前者供奉3位道教的祖师爷,老子就是其中之一;后者供奉与陶公洞有关的福绿寿人物,如李方回、傅隐遥、陶弘景、胡则等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观音立像
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此景佳,此景美,此景突出显示陶公洞口状浙江温州永嘉陶公洞2020年07月08日

         参观毕,想去登12峰,其景区就在陶公洞隔壁,可惜12峰正在维修和开发,那就去参观永嘉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