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2020-04-16 05:03:00)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情感

杂谈

                   湖光山色茵茵草坪    浙古众士述说生平
                   西湖十景占据其二    桃红柳绿步步佳景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白堤美景下,人间温馨1幕,杭城人幸福生活棒棒哒!!!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孤山公园里,历代纪念北宋奇人诗才林逋的建筑多处,规模不小
此放鹤亭中,有清代康熙皇帝400多字的手迹,包括此亭名

       15:30进入孤山公园,隔湖,与葛岭和保俶山南北相望
       公园内,景色不错,春光四溢,湖岸柳树成排,夹杂着盛开的桃花梅花等,古老樟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山也不高,适宜游客沿湖观光或登山徒步健身
       公园有几处大的草坪,一些儿童在里面玩得正欢
        湖中鱼儿雀跃,鸳鸯悠哉游哉,面对众多游客的欣赏,熟视无睹似地静静在湖面上游弋
        山脚下、树丛中、草坪上,时有历史建筑或雕像,近代古代名文人或革命类志士,基本上为浙江籍的
        其中北宋时期文人林逋比较奇特,受到北宋以来历代文人、官员和皇帝的待见或欣赏、仰慕,赞誉多多
        林逋(967-1028年),杭州人,北宋诗人、隐逸文人的杰出代表,勤奋聪颖,经史百家无不通晓,擅书画,工诗词,但其人生目标非家室、非功名富贵,而是“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其说)
        早年就游历江淮一带,40余岁来到孤山,垦山开荒,植梅养鹤,在其布局下,所居区域渐成胜地,绿色满目,梅花盛开,鹤通人心,摇橹湖上,家有童子,生活惬意
       其一生没有家室,唯喜梅花仙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有意思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林逋赋诗随心而出,基本不留底稿,有文友劝其,诗作写下来,其答“??”
       后有心人将其诗记录,就有300余首
       其诗质异高,诱同行前来拜访,交流
       当代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等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去孤山与之唱和,并出奉银为其重建新宅
       范仲淹、梅荛臣与其也有诗唱和。。。
       林逋1首《山园小梅》,年轻时拜读过,至今仍记忆深刻
       尤其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细腻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林逋诗绝人奇也!!!
       据说林逋于孤山20年,从未离开,也从未去过城里       
     林逋专心致志的归隐生活,至1028年结束
       其不在世后,当代皇帝赐予谥号“和靖”
       其不在世后,历代好多文人、当地官府出资建筑,甚至清代康熙皇帝挥毫御笔,以纪念之:
     “放鹤亭”舞鹤赋》石碑,观景台等,都是其不在世后建造的
        继续往东,3分钟后,见1坐像路边,那是1位对杭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人林启
        林启(1839——1900年),非杭州人,但在1895年任杭州人知府5年中,政平人和,最大的政绩是兴办学校
        1897年兴办求是书院和蚕学馆,1899年养正书塾,这3所学校分别为现在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
        由于以上,杭人感其德,依其遗愿,说服其福建子孙,安葬于此,旁建林社
        孤山公园较长,地域也宽,为了节省时间,不走回头路,走完后孤山路,转身登游步道上山
        翻过孤山,穿过中山公园后,向左沿着孤山路,经过200多年历史的文澜阁,现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内,西冷书画院、浙江西湖美术馆、梅鹤轩等景点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参观毕博物馆,走进孤山公园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看,湖岸边有好多游客,湖中有成群结队的鸳鸯,1道亮丽的风景!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近距离拍摄的鸳鸯,可爱吧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通过了解终于分清雌雄鸳鸯,男的帅气光艳美,女的反之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西冷印社牌坊,去西冷印社,也能从公园里此处上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如此登山健身游步道,公园里有好几条,走在那里恍入山林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陈英士,浙江湖州人,早年参加同盟会
曾任沪军都督,后任上海讨袁世凯军总司令,2016年被对方暗杀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孙中山纪念亭,1927年建,为纪念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
亭子风格与众不同,为圆形重檐钢砼结构,造型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公园湖岸1角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放鹤亭,亭名为康熙皇帝御题,元代陈子安始建,明清代重修扩建,现存的为1915年重建,后又多次修复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放鹤亭牌匾为康熙皇帝手迹
放鹤亭内这块《舞鹤赋》石刻碑,高2.4米,合计宽近3米,清代所立
碑中所刻手迹为康熙皇帝,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笔法所书
碑中内容《舞鹤赋》则是南北朝时鲍超,公元414-466年,撰写
赋中,其用400多字,栩栩如生描绘出仙鹤美丽动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天性
 不要误会啊,有读者可能会提出鲍超的《舞鹤赋》,为公元466年前写的,林逋生平为公元967-1028年,此赋怎么可能在林逋生前?
仔细琢磨,就会迎刃而解,类似古为今用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林逋墓,放鹤亭西南23米台地处,始建于北宋,南宋立的墓碑,现存的为清代重点修复的圆形墓冢及青石墓碑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养的这2只仙鹤有灵性,有客至,会飞去寻找出外的林逋,林逋死后,不吃不喝,哀鸣不止,数天后随林逋而去,被葬于其墓旁(图片来自网上)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站在放鹤亭观景台,如画风景映眼帘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棵樟树恐也有好几百年了吧?!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几分钟后,观见林启坐像,林启于杭州的最大的功绩是兴办学校,提倡农桑,并开笃实的士风
也仰慕近千年前其本家林逋隐逸生活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鲁迅雕塑,位孤山公园东,公园中还有其他一些文人或志士塑像等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此雕塑美,为林逋与梅妻的拟人化隐喻不是吗?!
路对面有梅鹤轩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梅鹤轩,纪念林逋的建筑

        17时来到白堤南端平湖秋月,与孤山路衔接处
        白堤,早先谓“白沙堤”,以唐朝白居易盛赞西湖诗为证“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改称为“白堤”
        白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柳絮漫舞,回望群山苍翠,湖水涂碧,游人堤上行,如在画中游,尤其白堤2端,有西湖10景中的2景:断桥残雪和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之景,是指冬日雪后,西湖银装素裹,此时桥的阳面冰雪已消,阴面仍有残雪如银,从高处望去,呈现白堤上长长的白练到此中断又未断之状,故有此谓
       相传,断桥还是《白蛇传》中许仙和白娘子初次相遇之处,坠入爱河之始
       平湖秋月景,是指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名
       平湖秋月地址清代定,层楼清代建,背近孤山,面临外湖,为最佳观秋月处
       不足1000米长的白堤,步步有景,画中游时,还能欣赏保俶山上保俶塔,眺望西湖边的美景。。。
        西湖4条堤:白堤、苏堤、杨公堤和赵公堤,白堤最有名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一年四季,游客爆满   
        今天这里,堤外湖水碧清,随风送来湿润,走在堤上,游人皆醉。。。
        堤上遇见正在摄景的歌友,住在同个街道,时间也不早了,于是边走边聊,回到家近18时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平湖秋月,秋季最佳的赏月去处
秋季杭城,大气中飘尘杂质少,月光穿透力特高,云淡风轻中,看到的月亮特大、特圆、特亮,特清澈皎洁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平湖秋月观景台上,左观白堤佳景,非常雅美!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石碑上,“平湖秋月”4字为清代康熙皇帝手迹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白堤上抓拍到如此好美好温馨的场景,运气好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往左眺望,也有极美的景色,尤为显眼的保俶塔直冲云霄
杭州西湖游记之三:孤山(2)2020年4月1日
17:15,疫情下,来西湖白堤人不算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