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方山游记2019年12月6-7日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情感杂谈 |
分类: 游记、情感 |
方山上部4面均岩嶂,绵延10里如画卷


在方山曾出现过美丽神奇的佛光,陈士良有幸观见摄下,期望今后也能有此好运
此图诗中“方岩”即指方山,方岩为别名
方山景观大大小小几十处,主要景观大致依次为大象岩、白龙潭、方岩书院、峭斗洞、梅雨瀑、镇山嶂、南北斗洞、观音堂、天恩塔、文笔峰、云霄寺、和平塔、瑶池、天湖, 南天门,后3个景观,附近又有一些其他景观
游览方山景区,总体往上,也有较大起伏,登上海拔460余米山顶平台也较累
别看方山海拔低,游客起始的海拔只有几十米,且崎岖曲折起伏的山路,叠加起来所登的海拔高度估计有600米左右
有的山高海拔1000米,但游客的起始海拔就有700米,实际上比登方山轻松,故登山累不累一般要看所登的相对海拔高度或实际高度,即海拔高度减去游客起始高度
方山寺庙多多,佛教道教兼容,是1座自然与宗教相结合的区域
方山为雁荡山的余脉,雁荡山为 1-2亿年前中生代火山爆发后的产物
方山地貌为熔岩台地,与丹霞地貌相似,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但前者棱角鲜明,后者圆滑
方山经过亿年以上的日晒雨淋、自然风化等,上部4周崖壁裸露,高达50米左右,周长5公里,周围 尽是峡谷环绕
登上山顶,展望远处,一览众山小,豪爽情感升
氧气极纯,又 接近苍穹,还有寺庙道佛教助力,似在仙界。。。
哈哈哈,身在如此环境,冥想幻想,有利身体健康
奋力在方山悬崖峭壁间,游走在山顶平台上,寻找着1个个大大小小的景点,欣赏着周围的自然风光,人生好不惬意
虽登上往下累得很,时常气喘吁吁,这正是希望所在,如此才能把深藏在体内的废气逼出来,纯氧进去就有空间,所谓吐故纳新,有道理吧
方山标志石,从这里登往仙天门
大象在山顶前来欢迎游客,你看图中岩石大象,在垂首笑哈哈致意呢

上山的起始游步道比较宽

途中佳景
1 山顶 高高矗立的是和平塔




大象在山顶前来欢迎游客,你看图中岩石大象,在垂首笑哈哈致意呢

上山的起始游步道比较宽

途中佳景
方山文化气息浓厚,历代在此建有好些书院和私塾,自宋代以来出过进士10名、举人22名、贡生63名
其中被尊为“大溪3圣贤”的有宋工部侍郎王居安、明礼部右侍郎谢铎和明南京兵部尚书赵大佑,书院里作了详细的介绍
瀑布3面被峭壁包围,易聚风,狂风吹来,将梅雨瀑倒卷上扬,形成坠而又升,如织如帘的梅雨升空奇观
可惜此景现已难得,山顶建水库,水被拦截
此洞有名气,相传王羲之游方山,避雨到此,观见洞内1池水,大喜,就在洞中写下《游西裙记》,并在池中洗笔净砚,于是被名为“右军洗墨池”
至明代,后官至礼部右侍郎的谢铎,曾在此洞读书
峭斗洞内洗墨池

绵绵长长登山路,走下往上,此景佳


6

此景美(1) 中间那棵树为“笔罗子”,别名野枇杷,可入药

(2)

7

8
镇山嶂,嶂,意为高险象屏障,此岩石屏障写有“镇山”2字,故谓之
这里主要供奉宋代抗辽将领杨家将,在道教中被尊为杨府大神

杨府大神杨家将

可见南北斗洞是1座道佛教兼容的寺庙
移步换景,从后面的景点天河望去,文笔峰被1垂直节理1劈为2,如相拥的情侣,又谓之情侣峰
因山高风急,多次遭风灾被毁,此寺于2000年重建

3
游走在山顶台地,观周围景
(1)
俯瞰山下此景佳
方山顶上各种草木皆很矮,多不到1米,即使方山松数十年仍不足2米,原因于方山土层稀薄,加之为台风多发地段,高大树木难以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