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迹仙霞古道
游览廿八都里
告别送我到戴笠故居前民宿老板娘,向左朝仙霞关走去。
仙霞关位于仙霞古道的仙霞岭上,仙霞古道是公元878年黄巢为避开唐军主力,自仙霞岭砍山伐道700里直至福建,仙霞古道主干道从仙霞岭——廿八都——凤岭关约30里路程,今天的计划徒步行走这一路段。
戴笠故居门前的的路修筑不错,水泥路一直延伸至仙霞关景区。期间景点也不少,离戴笠故居不远处有座桥,过桥旁边就是抗日联军纪念馆,几分钟路程后有座新建的寺院天一禅寺,前面高架桥下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天乙寺,可能前面的寺庙即是后面的寺庙的扩展,旧寺庙位于高架下只能保存原样。

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

1000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领导开辟了仙霞古道

新建的天一禅寺

标示牌

历史悠久的寺庙名:天乙寺

天乙寺1,后面是高架?!
2
穿过高架,两旁全是高山连绵起伏,山上长满高耸茂盛的毛竹青翠碧绿,身置其中,顿感精神气爽,心广神怡,惬意万分,负离子多氧气更多的缘故吧!高耸的密不透风的竹海在光合作用下,会产生更多的清新空气并使之发散出去困难,不是吗?!瞎猜的。
高山峻林峡谷行,满目青山心欲净,利禄看淡去烦恼,只盼夕阳身健康。登山是个好疗方,体内全身猛吸氧,运动适当骨肉健,一身汗水精神爽。
持续向上坡度不高,7:25来到景区,雨水从抗联展览馆开始下,小雨绵绵,到景区门口,些许大些,工作人员还没上班,听到声响山上住宅出来1位工作人员,看了看我,又回屋去。
看那情形票免检放行,雨天走仙霞古道唯我1人吧,以后的过程证实了这一点。
穿着雨披打着伞,孤身一人起劲往上登啊登,旁人可能觉得我很傻,雨天谁在风景不多的荒山野林古时军事道中走?!
喜欢登山,傻就傻呗,胆量够大,身体吃得消,遇到困难能水来土当,不妨试试,乐在其中!
进入仙霞关景区啰,进去不远处就是古时军事仙霞第1关,关口建筑结实,雄伟一般,古时能抵御前来敌人,倒是真的。
1942年8月,国民党为狙击日军,在仙霞关布防设险,日军出动7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组织一次次的进攻,就是久攻不下,日纵队长不解,骑马前往仙霞关前察看,结果被子弹射中,滚下石桥,日军由此知道此关厉害了,铩羽而回。
这次战斗有力证明仙霞关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后人在石桥旁竖巨石记载此次战斗,冠名此桥为落马桥,留作纪念。

巨石述说着1942年在此进行的抗日战争

起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作用的仙霞一关,关门高3.6米、宽2.6米,墙厚5米、墙高7米,东西长50余米,垛口16个

2
仙霞关这样的关口共有4个,第1关修整得比较体面,后面几关原始;第2关海拔最高,离第1关最远,相距1500米。
第1关到第2关,路宽比较陡,一直往上,走得比较艰苦;期间景点较多,依次经过萧萧亭、碑廊、黄巢塑像、双宝树、关帝庙、观音阁等;风景这段路较美。

路面宽,乱石铺就,徒步难度增加,这样的台阶有3600个

萧萧亭名取自郑板桥的《咏竹诗》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雕塑

双宝树之一

关帝庙早于仙霞古道历经1000多年,1942年被日本鬼子飞机炸毁,2001
重修建
第2、3、4关间隔很近相距几百米,期间除了青山田地很少见到其他风景,仙霞关景区可看的景点和最具刺激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第1关往上到第2关。
走出仙霞关后,路越来越小,越来越难走,估计平时走的人也不多,道上石块上的青苔越来越多,加上雨天,小心也会打滑,好几次差点滑倒。在这里有几段路下山的速度比上山还慢!
8:50到达保安镇龙井村,村路边公厕既干净又美观,建在山脚下,山坡上有家挺不错的民宿,沿台阶上去,栏杆上挂着一顶顶美丽的五颜六色花伞,远远望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龙井村路的另一边弄堂很长一段路,两边也挂着这种伞。在满目青山绿色田地里有此装饰,着实引人注目,眼睛一亮,心有喜感。龙井村委会想出的好主意,赞一个!

出了仙霞关口,山路明显窄了许多

保安镇龙井村的公共厕所干净结实美观

不错的民宿

龙井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穿过村路,继续上山走龙溪段仙霞古道,有位村民喊住我,说雨天不要走此路,会湿衣裤,告知沿村路出去,走205国道或搭车15公里也能到廿八都。
这有什么意义啊?而且空气不新鲜!坚持走古道,告别那好心人,依然上山前行。
那村民说的没错,这条道比走过的道窄多了,基本是单人道,石块与泥土间隔距离大,以致路面凹进突出,鞋子很快进水;两边草长得高,入侵古道,湿透了外裤,鞋子装满了水;可能草高道窄,蚊子比前面的山多了去了,手背被咬了好几口,脸上也被光顾,幸好经验丰富,拿出袖套龙把手套住,才基本止住。

上山不久看见2匹可爱的驴子,此是其中之一

这山的路单人道,雨后湿透鞋和长裤是必然的,何况雨中

台风破坏力强大1

2

枯树上长满的是蘑菇还是别的,能吃吗?

这青黄相间的稻谷画面很美
1个多小时后走出这座高山,来到205国道,穿过国道有家小店,向店主人确认旁边那条泥石小路是否仙霞古道,答,是的。其店内有盐炒黄豆,杭州没有又不贵,300克5元买了1包,继续走仙霞古道。
这山跟前面的一样没什么风景,只是路面宽些,几处岩壁稍微入眼、路边的野花还不错,摄入相机内。
景色并不怎样,空气依然新鲜,山路平缓,更可喜的是这里没蚊子,不会扰乱高山峻林行走愉悦的心情,心致盎然,《南迦巴瓦》歌曲油然唱起,仿佛来到了海拔7000多米西藏的南迦巴瓦高峰,醉了。。。

这山路与前面又有差异,是泥石子路,路也比前宽些

悬崖奇特吧,个人认为这画面有点像象的脸部

此花一支独艳1

2

此景美!
民族歌曲一首接着一首唱着哼着,一直到出现新情况:来到一条水泥路,路对面有幢新楼,还有一条长河,河对面还是205国道。
原来这古道换新装:水泥路。楼内一对夫妻指点顺着此路走,由于他们的话听不太懂,走了约10分钟后,右边出现一条泥石小路,认为是古道,进入向前,结果走到里面水渠闸口处,路断了,四周狂找古道未果,原路返回,浪费了半小时。吃一堑长一智,原来通向廿八都的古道全换成水泥路。
路上无人可问,凭经验继续沿着水泥路向前,中午12:20看到路边有块牌子旁边是条河,写有廿八都河道这一段负责人的姓名职责等信息,啊廿八都终于到了,一阵欣喜!

从窄窄的古道来到较宽的水泥路

新造的楼房里,只有一对老夫妻

持续徒步6小时,进入廿八都,但到景区还需1小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沿着河道走,远远望去对面风景不错,近看水泥路两边花花草草也有不错的景。

廿八都对面的景色特美,迷人

该丝瓜罕见,结的果实也多
廿八都得名于宋朝,11世纪宋朝在江山设置44个都,这一地区为廿八都,一直延续至今。
廿八都作为江山比较有名的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古代是个重要的军事要地。此都位于高山深谷中,地势险要,北有仙霞关,南有凤岭关,西有六石关,东有安民关,易守难攻;
2.清代时浙闽间频繁的往来交易,使得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廿八都成为重要的商旅要道,当时该都商业繁荣,沿河这里饭馆、客栈林立;
3.廿八都明清建筑群保留比较完整;
4.地理位置独特和以上历史原因,廿八都人口不多1万余,姓氏多达130几,方言9种,并且受往来于此都诗人们(来此留下诗篇2000余篇)的影响,非常崇尚文化教育。
沿着河边在水泥路走1小时胜利进入景区!
仙霞古道走来进入廿八都景区不用门票,但进入6个重要景点需要出示门票,碰了头知晓返回,过玻璃桥,到售票处拿票票价80元,返回唯一通道玻璃桥检票处,验票过桥。
哦,明白了,桥下长长弯弯的河保卫着廿八都,游客进景区需买票才能过玻璃桥进入;我从古道来,进入景区不需过桥,可以不买票。


廿八都有条浔里街很长,清代时这条街非常热闹。现在所有景点都集中在那里,估计有些景点不是原来位置,迁移过来的。不过值得一看,尤其是古建筑,确实保存得较为完整;文昌阁里教书先生与学生在私塾里上课情景雕塑得活龙活现,印象深刻;清代的钱庄、古代的物件交易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廿八都的商业繁荣,好多物件小时候见过;该景区还有戴笠与女特工陈列馆。

农博馆陈列着各种古时候农耕的用具,这架水车非常巨大

统领军事演练的总部


还原古时教育场景的文昌阁

廿八都古时读书的场景栩栩如生1

2

古时建筑保存较为完整1

2

3
原本打算走完仙霞古道和第二天登浮盖山的计划,被时间、劳累和脚的抗议打破:今天6:30
出发,没有休息,一直走到下午已经近9小时够累,第二天再登海拔1000多米的浮盖山,肯定超负荷。
身体第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登浮盖山以后吧;再走40分钟可以到凤岭关,这样仙霞古道主干路30里全走完。可是来回1个多小时,5点末班巴士乘不上,就回不了家。
廿八都的巴士1小时1班,为了确保回去,还是乘下午4点班车。抓紧时间需检票的6个景点参观完,顺路观看沿街景点,最后几个景点不错,但只能匆匆瞧一瞧,拍张照,一路小跑原路返回,过玻璃桥,4点差5分,看到一景点,有意义上前拍了几张照。还好赶上4点巴士。

6:48江山到杭州的高铁已售罄,女儿说8:33的高铁也只有1张赶快定夺,那就买吧。
巴士开到终点站,旁边有饭馆,有时间,吃了晚饭再去火车站。蛋炒饭1大碗,吃得津津有味,味道好极了,全部消灭净,是饭店老板娘烧得好吃,还是自己肚子饿了的缘故,分不清了,两者兼有吧!
乘上巴士,到火车站,乘上高铁,晚上10点到达杭州东站。
加载中,请稍候......